年终厂部按承包协议兑现了重奖的承诺,这对我们销售人员来说是一个激励和积极性的调动,也是正常应该办的事。但却在厂内上上下下炸开了锅,几个人的年终奖,比几百人的全体职工还高,上至厂级党务领导,下至车间工人,可以说是四面来风,风是歪风,还是邪风,我不在这里评判。有关领导在厂内每天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一天,拿着领导的奖金,本应该对群众的非议做出正面解释,对我们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既是销售员,又是装卸押运员的状态视而不见,而且对销售工作评头论足。不是你们有能耐,而是你们运气好。整个是文革遗风,平约主义思维,烂眼边的疾病,不负责任的言论,唯恐天下不乱 。真是干的干,看的看,看的还给干的提意见,搞的干的没法干。技术部门也戴着有色眼镜找到厂长,提出知识贬值了,只觉得自己干的是知识,别人干的都是常识。殊不知你干的是自然科学,别人干的是社会科学。有关科室和车间人员也醋性大发,好像和我们成了仇人,见了面也爱搭不理。安排生产计划,市场不需要的品种安排在急需的前面,客户在旅店等着,本该加班或者倒一下班的事,却按部就班,不紧不慢的,更有甚者私下放出话,就不给他们干,让他们挣不了钱。装运部门也是今天没空,明天没油,用车需要提前报计划。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针对现实状况厂领导大会讲,小会批,但是也不可能每件事都跟着。需要加班喷漆、钉名牌的,老于师傅凭着个人的面子,买盒烟,小吃一顿,说些好话,办了事就算了。对于一些中层领导消极应付,老李师傅优势就有了用武之地。要和当面说风凉话的领导在办公楼前大厅广众之下辩论。抓着一些说怪活的人员,到厂长那说理。老李和老于二人还在楼前大骂,等着人出来检茬。特殊环境用特殊办法,只有半吊子、半彪子才管用,在这不能讲斯文,更不能讲文明。再说在一个小小基层单位,吵吵闹闹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在几年中,老李师傅虽然公关、业务上不是强项,但是在对付厂内歪风邪气很强势,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看家护院扛门户,非他莫属。随着市场的开拓,经营客户越来越多,来厂办事的中午招待一下,豆芽菜,炒豆腐,几个人花几十元吃顿饭,也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好像吃了他家似的,也成了腐败。真是无限上纲,不可理喻。
电机厂本来是手工业起家,再加上一些农民进入,厂址又在城乡。人员思想意识可以说半工半农,农民素质更重些。东家长,西家短,没影的花边新闻传的比真的还像。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不讲人家聪明、刻苦,说人家下的功夫大,考题碰对了。谁家过个富裕一点,不是说人家勤劳、吃苦、有头脑,而是说人家坏话,男的是靠偷、靠骗,女的是靠脸蛋光、靠颜值、靠偷情致的富。人家走到了前面,不是积极赶超,而是想方设法把前面的人拉回来。你成功了,他说你运气好,你稍有失误,他说早就知道你不行,瞎胡闹。来来回回都是他的理,他不干啥都对。所以说是“红眼病”也好,嫉妒症也罢,这种环境下出现收这股歪风,也就不足为奇了。乌云毕竟是乌云,它遮不住太阳。
对付这种情况只能套用庄稼人的一句俗语,种地的不能听拉蛄叫唤,听拉蛄叫唤就别种地了,在这种环境下该工作还要工作。非要和他们较劲,那得靠李师傅,斗阎王使斗阎王法,哄小鬼使哄小鬼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而是与阎王斗,为了生存,与小鬼和人闹还是为了生存。夸张点讲也可以用“梅花欢喜满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形容。 (杨文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