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野兽而言,面临决策时,只要考虑两点因素:是否安全,欲望是否强烈。
草原上,角马渴了,想去河边喝水,岸边水面波光粼粼好像有鳄鱼潜在下面。它的决策过程很短:太渴,欲望大于安全,不管了,喝吧;不太渴,安全大于欲望,算了,再忍忍。
年轻的雄狮,蠢蠢欲动地觊觎狮王的王位,它是否会付诸行动取决于它性欲的强烈程度,或者说拥有整群雌狮的统领本性的强弱,以及狮王会对自身造成多大程度的伤害,或者说两者间有多大的体型与力量差距。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与其说是决策过程,不如说更像是本能。如果不威胁生命安全,它们就会尽可能地满足各种需求与欲望。
对于人来说,情况就复杂得多。假设一位普通朋友问你要不要尝尝他买的零食,恰好这种零食你特爱吃而且这会想吃,你可能会漫不经心地捏一块吃掉,也可能瞬间产生一连串如下想法:他给我吃的干什么?讨好我?是不是要求我办什么事?是不是背后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良心不安?是不是知道我背地说他坏话测试我的反应?是不是想跟我打听别人的八卦?是不是看上我了?不能吃,他上次说我坏话这会来冰释前嫌没那么容易。不能吃,又该胖了,好不容易才坚持了几天运动。不能吃,平时就看不惯他那副自鸣得意的样子,我得有骨气。不能吃,给我我就吃多影响我男神/女神形象啊。不能吃,他比我帅/高/瘦/有钱/皮肤白/成绩好/业绩好/人缘好/能力出众……此时就从野生动物纯粹的生存和欲望的斗争,转变成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博弈。
人的想法,除了源自动物本能的生物性因素,又不可避免地多了社会性考量。而“社会”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约等于一个宇宙。
当一个人拥有某种身份时,他的言行可能就不再单单代表其个人的愿望,而是遵循其身份之下默认的普遍标准。比如作为父亲,应在孩子面前保持怎样的威严姿态;作为上级,该采用何种模式沉稳地和下属互动。处在明确关系两端的双方,如亲人、爱人、朋友、同学、同事等之间,往往不是人和人在沟通,而是身份和身份的交流,是一张张面具在说话。就像石磨怎么转,和哪头驴拉磨没多大关系。某种沉重的无形的力量,驱使着我们按照固有机制,发出应该发出的声音。
肺腑之言之所以难得,就因为那个人跳出社会赋予的身份,摘下环境为之佩戴的面具,只以自己的意愿吐露心声。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言不由衷,虽然双方均知晓对方的本意,但是这层窗户纸谁都无力也没有勇气捅破,对大多数人而言,也没有必要捅破。好在人们早已习惯,而那些不能适应的特立独行的家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人们眼中的“不和谐因素”。
“社会”两个字,坐在这儿闭门造车地想想,仿佛跟唱戏似地一板一眼还挺妙;起身汇入它的滚滚洪流里,也许就再难觉得它有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