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中用到“而”的各种连词用法,现归纳如下: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上述七种用法,涵盖了“而”字大多数连词用法,只要结合具体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比较容易辨别,但其中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常常容易混淆,不易辨别,在此结合一些例句谈谈其辨别的方法。
一、承接关系
这种用法,“而”字前所叙述的人、事、物是一个条件,“而”字后所叙述的人、事、物是由前面的条件而产生的结果,“而”可译为“就”“接着”“于是”“才”或不译。例如:
①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例句①,“而”前所叙述的人、事、物是产生后一句结果的条件,因而“而”可译为“就”“于是”。例句②,“而”前的动作,既是后一动作产生的条件,又是先发生的动作,因而有先后的时间关系,可译为“接着”。
二、修饰关系
根据“而”字前后是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前者修饰、限制后面动作的情态,“而”可不译。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例句中的“面山”修饰“而”后面的动词“居”,表示动作的情态,“而”可不译。
2.前者修饰、限制后面动作所凭借的工具,“而”可不译。例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中的“窥镜”修饰、限制“而”后面的动词“视”,是后面动作所凭借的工具,“而”可不译。
3.“而”前的叙述修饰、限制后面动作的情态,可译为“地”。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例句中的“徐”修饰、限制“而”后面动词“察”的情形,这时“而”可译为“地”。
总之,表示承接关系的“而”,其作用是承接前后的意思,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或者前者叙述的事只完成一半,后者承接前者把事情补充完整;表示修饰关系的“而”,前者修饰、限制后者,前者为“偏”,作修饰语,后者为“正”,作中心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