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南渡北归》,我想我不会知道巴蜀之地的李庄,也定不会这么早就来到“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李庄古镇。
恰逢周末,阳光正好,丹桂正香。约上好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一条信息后开启了。
到达李庄古镇时已是下午五点,因为太热,我们顾不得赏景观光,就直奔酒店。酒店坐落在长江边,是一个十分别致精美的客栈。放下行李已是黄昏,行走在李庄古镇的街头,夕阳西下,微风柔和,宁静闲散。黄昏的李庄古镇,残阳如血,倒影在忽明忽暗的江水上,更具历史的古韵。同济大学旧址还被保存着,偌大的足球场上,青春蓬勃的学生在投掷千秋,看着他们朝气十足的模样,我似乎又看到同济大学的师生们在此学习生活的场景。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在镇子新老交替的地方,似乎冥冥之中有某种巧合的安排。走进博物馆,跟随讲解器,我从李庄的由来一直走到文人的西迁,再到他们的依依惜别,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每走到一处,伴着历史的足音,我祥细的聆听着,细细的对照着图片内容。庆幸淡季的李庄游客不多,让我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能静心的走进历史,再次了解文人。尽管早已过了午饭时间,我却久久的徜徉于文化的长廊而不知饥饿。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次的走进傅斯年,走进李济,走进林徽因,走进李庄。
这个小镇当时能容纳这么多人的饮食、居住和工作,怕是要得益于李氏兄弟俩的包容,更要得益于李庄人民的博大宽容。周家祠堂和当时可以利用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腾出来供西迁的文人存放书籍古物、随迁物品了。是一个个李庄人的解囊相助,让多灾多难的文化人得以暂时栖身,一所所大学的学生得以继续学业。
站在博物馆的展厅前,我始终沉默着。长江水依然川流不息,历史的古迹也隐隐残存。然而,历史文人们的艰辛劳苦,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如果不是这样的奔波劳碌、长途跋涉,林徽因应该不会感染肺病吧?
来到李庄古镇边上的梁林旧居时,小小的院门敞开着。看到有人从院内运出木材残渣,我远远的埋怨着。林徽因的旧居住上村民了,不应该吧?再走进时,才得知梁林旧居在重新修整中。尽管里面有些乱,尽管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卧室门上连门牌都还没钉上,我还是十分欣慰自己能亲临营造学社。小小的院子里,住着林徽因一家五口和营造学社工作人员罗哲文等几位共同研究者。小院里一畦几平方的菜地里,种着茄子、辣椒。炎热的午后,我似乎看到一个干干净净的老人手捏青菜,穿梭于厨房和院子间,为孙子们准备午饭的身影。小小的居室没有书房,梁林应该是在营造学社简陋的办公室里在翻阅着古建筑书籍吧,傍边的罗哲文在誊写着他们递过来的草稿呢。
本想在营造学社、在梁林旧居多呆一会,可是工作人员说院子修缮中。我们迫不得已走出了他们的小院,脚步却不愿挪开。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太爱林徽因,李庄一行不会这么迅速;如果不是对《南渡北归》及这一批文化人的的景仰,也不会一直心心念念要来李庄。
在营造学社的门口,在月亮田边,在午后的骄阳下,我多么渴望历史重新回来一次。凭借现在的医疗条件,林徽因的肺病不会是大问题。和林徽因一样染病的梁思永也还能行走在考古的田野里。李济的一双儿女就不会因为没药医治而死于他乡。这一群文人太苦,他们还没来得及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还没回到自己的家乡,许多就因积劳成疾,丢下了自己的儿女和潜心热爱的事业。因为奔波劳碌,条件艰苦,早早的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国家的损失。这对于这一群文化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站在李庄古镇的街头,迎着拂面而来的秋风。这个九月,李庄街上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微雨轩客栈一批批客人留下的便签在告诉世人,历史留给后人的,除了追随,我们更多的是奋进。沿着古人的足迹,伴着大师们的身影。今天,行走在历史时空里的我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特殊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文人们的命运。
此时,在喜马拉雅平台,在演播者谢涛磁性的男中音里,在轰隆隆的枪炮声中,蔡元培、胡适、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这些文化名人的形象再次鲜活如初。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冒着抗战的炮火,由华北迁往西南。是多么大的情怀才使他们几度辗转,保住了文物,却保不住自己和家人?如果不是爱国,舟车劳顿来到这个当时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谈何容易?何况还得面临炮火,拖家带口。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大师们的脚步,重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吧!这是一段必须铭记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