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时,美国有一个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北美募集了三百个志愿者,给他们每人一封信,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关系将这封信交到波士顿的一个股票经济人手上。也就是说,这些志愿者,要首先将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朋友,问他们有没有人认识这个股票经济人,帮忙找到他。这个人也未必认得,因此又要交给另外一个朋友,这封信就会在不同的人群中流传。
Milgram(米尔格兰姆)教授想要知道在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存不存在公约数。实验开始时,大家都抱有怀疑态度,认为需要成百上千次传递。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有64封信,平均通过6个中间人就送到了那位股票经济人手中。Milgram教授据此提出了一个“六度分割理论”,它表达的一个现象是,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两个人之间要建立一种联系或者产生一种关系,无论他们两个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们之间只需要六个人进行过渡就能实现。
50年前,六度分割理论提出时,让很多人不可思议。微软为了证实这个理论的可行性,进行过一次实验,他们分析了300多亿条通过微软网络发送短信的用户地址信息,结果发现78%的用户平均发送6.6条短信,就可以和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从而论证了六度分割理论的现实可行性。
在过去的20年里,几乎所有的社交网络的人脉关系的基础构架都是建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的基础之上。但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们在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Facebook上,做了一个实验,先从Facebook上抓取了10万名用户,通过系统自动分配给他们每人一个目标联系人,这10万个用户,先从自己熟悉的联系人中选择一个发送信息,这个好友再向其他朋友转发,系统将记录参与者需要多少个环节,才能联系到那个目标联系人。最终得出结论,在今天的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可通过平均3.5个媒介好友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度变得越来越紧密了。因此也有人说,50年前的六度分割理论好像已经失效了。
这个研究成果体现了当前互联网社交的两个全新特征:
一是我们每个人在今天的互联网空间里都已经被实名化和公开化了。你只要在推特上@一下特朗普,理论上他就能够看到你的留言。
二是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陌生社交机制,比如在陌陌、探探或所有直播平台上,都可以找到那些平生并未相见,但却在兴趣上相同的人,与其建立社交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