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八篇“微子篇”,本篇集中地记述了孔子在出仕问题上的观念和原则。孔子历经挫折,终究未能在仕途上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他对学生的教育始终贯彻着他的出仕原则,在本篇也得到了充分表现。
在上文品读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文中提到,孔子在路途上要问路,遇到两位隐士,便派子路去问,不料却遭到调侃。
子路上前客气询问,两位隐士不仅没回答问题,还反问子路说:“孔子不是无所不知吗?为何还要问路呢?”
后面还说:“这个天下,江水已经泛滥了,洪水已经滔天了,全天下都逃不过,而谁能改变这些呢?”
这意思是调侃孔子,不要再去推什么仁政了,这个天下谁都改变不了。
子路无奈,回去告诉孔子两位隐士说的话。
孔子听后说:“鸟和兽能在一起相处吗?鸟走鸟的道,兽走兽的道,物种不同,不可同群,我自然也无法与飞禽走兽共处。
孔子意思是,正是因为天下无道,他才要不断地努力。他要想推行仁政,让天下太平,只能跟从政的人去打交道。如果不跟他们待在一起,怎么改变他们呢?
两位隐士是想告诉孔子,还不如当个隐士。
继续下章: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译:
蓧(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黍:黏小米。
食:拿东西给人吃。
原文解析: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丈说:“你这个人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知道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
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
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他想不玷污自身,却忽视了君臣间的大伦理。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道义。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
有感解读:
“子路从而后”,意思是子路赶路的时候掉队了。掉队之后遇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老人家“以杖荷蓧”。
老人家拿着一根棍子,把竹器搭在肩膀上。子路问:“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
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手脚都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这种人凭什么做老师?
这个丈人很有可能是“农家派”。春秋时候有一派就叫“农家”,认为人必须耕作,其他的事都没有意义。古人干不干农活,一眼就能看出来——手上硬不硬,有没有老茧,皮肤是否粗糙。
丈人骂孔子,然后“植其杖而芸”。丈人把杖放在一边,开始下田工作。
子路被震住了,拱手站在旁边,被人教训得一头冷汗。
老人家一看,子路这个态度还不错,反正子路也找不着老师了,于是决定留子路吃饭,还专门为子路杀了鸡,做了米饭,好好地款待他。
老人家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出来,给他们介绍说,这是大名鼎鼎的子路。
子路第二天出发,找到孔子后,向孔子说了荷蓧丈人的事。
孔子说,这是高人,让子路回去,邀请老人家过来聊一聊。孔子想跟老人家认识一下。
子路赶回去,却没有看到荷蓧丈人。
这时,子路说了一段话,可以想象子路对着空房子喊到:
“不仕无义”:你有能力,却不肯出来做官,不肯为国为民做事,这就是不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这样的秩序,是不能够随便偏废的。如果连家里的长幼之节都不能够废掉,那为什么要废掉君臣之义呢?你一个人躲在这里,心中还有国君吗?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看起来你们是要做好人,洁身自好,但其实乱掉的是君臣大义。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出来做事,才是实行大义。子路的言外之意是,你认为我的老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什么都不会做,但是我告诉你,君子做事是为了行义,是为了做自己该做的事。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我们很清楚,天下滔滔,道很难行,但我们一定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君子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行所当行。
子路的这段话中,“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说得多有气魄!
儒家特别强调“行所当行”,做自己该做的事。别人说“你做这件事没有用”“你做这件事,别人会反对”“你做这件事,半途会失败”“没人知道你做这样的事”,这都没关系,君子就是要“行其义也”。
做好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