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王维刚老师专栏文章的留言区中,我收藏了一段文字:
精英日课
我与这位读者产生了很多共鸣,我发现,我离这个成功的心态渐行渐远了,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被困在了原地,失去了向前的动力,我在不断的反思,需要做出一些对的选择
打开有道云笔记,会发现一些专栏的笔记开始都做得很认真,然后就都没有继续下去了,这种习惯性的半途而废的经历很多,学英语,学编程... 让我很无奈,因为我并没有太自责自己,每次我都坚信我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我似乎是在做对的选择。
薛兆丰专栏笔记很多时候,我可能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起初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去做一件事,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结果很少从中获得成就感
我一直觉得我成长缓慢,或者说成长停滞不前,是基于我在不断的尝试,为了改善自己现状,而收获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计划、找到对的方法、然后把事情做好,都是这个套路,我可能是一上来就挑战了相对更难,更容易放弃的那些事。然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就变成了万老师说的:
光做事儿不行,必须追求做成,才行。否则就是通向失败的行为艺术
说来也简单,要改善现状,就是降低难度,想方设法提高每次尝试的成功率。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为期15天的英语跟读训练营,练习口语,每天打卡交作业,两次不交作业就出局,完成这个课程不难,最后也只有一半的人完成。我坚持了14天,最后一天被踢出局了。
跟读资料
我的收获是,首先,对比初始的录音,我体会到了刻意练习的效果。其次,对于我来说,有外的压力推动我去做一件事件,能提高我的成功率。最后,关键时刻还是会掉链子,我得认清自己,现阶段每次小小的成功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最近还有机会参加了一个短程8公里的山地越野跑比赛,当时参加的初衷是,短期看,就是用一个月的备赛期尽力去完成一件没有尝试过的事件,获得一些对自己的正面激励。长期看,希望借机喜欢上跑步,而后养成定期跑步习惯。
欣慰的是,虽然在赛前训练弄伤了膝盖,与医生确认无大碍后,我还是完成了比赛。这个小比赛对我来说是很有特殊意义的,有一个明确的小目标,然后就和自己比,尽力去做到最好,完成的那一刻就是有一种小成就感。
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最近一周的主题是挫折商,最终决定一个人挫折商高低的是4个方面,其中比重最大的是耐力,其余的还有控制、归因、延伸。通过自我视察后,可以确定我是个低挫折商的人。
我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大部分时间被困在了认知舒适区,但是总会意识到还有那个真实的世界存在,只是早晚的事,吴伯凡老师说:
无知即极乐,认知即痛苦
少了认知的痛苦,就少了很多自我的挑战和磨练,人生的根基很脆弱,在困境和挫折面前常常束手无策
当务之急,就是重建坚实的人生根基,高挫折商的人都具有内聚性自我,通常会体验到一种自我确信的价值感和实实在在的存在感。这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功,一点一点的积累而形成的。这就是万老师所说的成功的心态。我希望我能尽快的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算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