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金融战败》看完了,豆瓣评分看了一下还挺高的,8.5分,不过作者本书的专业性还是挺高,所以这个书不是这么容易看懂,我也只是懂了个大的逻辑,关键的几个点:
1. 历史上在日本之前出现的一半大债权国,也同时是世界货币,但是80年代,日本是最大的债权国,大量购买了美国国债,但是此时的世界货币确实美元。
2. 进入80年代,日本和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美国经常收支赤字,而且越来越大,按照正常经济理论,美国贸易逆差,美元会贬值,美元购买力下降,然后进口降低,平衡贸易逆差。但是由于日本当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大量资金换成美元,所以维持了坚挺的美元。
3. 美国经常收支赤字变大,日本除了汽车之外,半导体出口也增强,为了防止或者组织日本的强大,美国联合其他几个发达国家,85年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带来两大问题:
1)日元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
2)美元贬值导致日本大量美国国债资产实际损失,但是因为日元购买力增强,导致日本投资初国债以外的资产,比如买洛克菲勒大楼,大量置地等。
4. 广场协议之后美国开始降息,日本随之降息到比美国还低,由于低息政策,货币宽松,以及当时日本股市允许机构之间交叉持股等,推高日本股市,以及房地产价格,形成了国内巨大的泡沫,不过泡沫没破裂之前,对于升值的日元,这是巨大的购买力。
5. 于是,当时大有日本民族主义的各种口号,比如“一亿国民皆中产”“日本人可以说不”等,导致日本疯狂进一步的对美国进行直接投资,购买地产、投资建厂等。这在美国国内引起极大的舆论狂潮,美国又采取政策,迫使IMF对日本施加了提高准备金的策略。
6. 日本被迫同意接受8%的准备金要求,且由于日本国内低息,和股票市场允许交叉持股,银行大量发行股票等进行低息融资,扩大自有资产,达到准备金的要求。
7. 于此同时,日本又迫使美国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开放日本市场,并在美国境内反倾销,导致日本半导体竞争力逐渐降低,美韩半导体出口崛起。
8. 到90年代,日元持续升值,最高1美元从最初的260日元,升值到80日元,美元对日元的贬值,导致日本大量持有的美国资产严重贬值,同时由于出口竞争力降低,以及前面说到的日本金融市场的特点,美国进一步干预,导致日本最终泡沫破裂,财富蒸发。
9. 日本本次泡沫之大,对国民影响之大,且长期采用的低息政策,以及金融市场本身不够成熟,因为日本的大藏省因为日本政治的不独立,迫使日本金融机构,执行了很多有利于美元而有损于日元的政策,且后来被爆出大藏省官员有严重腐败的问题。这些都使得国民在70、80年代昂扬向上的情绪得到的打击,使得日本进入了低欲望社会。
10. 同时,作者指出,日本错过了加入欧元,以及在亚洲经济圈确立日元结算地位的机会,导致日本在政治和经济上不具备政策独立性,而被迫接受了很多以保证美元利益的协议,从而是日本经济政策陷入被动地位,在上述过程中,措施了挽救日元的最好机会。
因为本书专业性很强,本人没有任何专业背景,且内容大量的涉及到经济政策、国际贸易、金融体系等各种问题,导致不能够对作者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深刻的体会,以上是我个人对整个80年代日本金融战败的大致总结。
by Miss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