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爸爸,你不要打妈妈好不好?”

“爸爸,你不要打妈妈好不好?”

作者: 穹途末录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16:23 被阅读0次

    一提到家庭暴力,大多数人想到的受害者都是妻子或丈夫,殊不知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还有已成熟或未成熟的孩子。家庭暴力会给孩子的心理、身体、精神等各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会给孩子错误的引导。那么家庭暴力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具体的伤害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

    同事的孩子小虎在2岁半的时候,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了学习和模仿能力。小虎爸爸很少陪伴他,爸爸总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打游戏不理人,大声嚷嚷,出口成脏。一次凌晨时分,小虎在睡梦中被吓醒了,原因是爸爸将床边的台灯砸向了地上,对小虎妈妈破口大骂,还打了小虎妈妈两巴掌。这样的暴力场景,小虎目睹了很多次,已经在小虎的心底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小虎4岁的时候我见了他,他已经不爱笑了,有些不爱搭理人,会说脏话,还喜欢用手打人。他看到人的时候眼神总是躲闪,左眼以及左脸上侧每隔几分钟就会抖动一下,眼睛总是眨个不停。医生说,这是由于孩子紧张焦虑引起的面部抽搐,可能是紧张的家庭引发的(特别是家庭暴力)。如果父母不改善关系,去更多的关注陪伴孩子,小虎会伴随着面部抽搐症和恐惧过一辈子。

    现在不成熟的夫妻关系非常普遍,夫妻关系处理不好,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父母的暴力,会让家庭氛围无爱且冷漠,这对于孩子健康成长会起到非常消极的阻碍作用。孩子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面对父母争吵甚至家暴,他会受到猛烈的打击,爱的信念会在刹那间崩塌,最后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疤。同时孩子将背负这些伤疤去面对未来的人生。这些伤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暴力倾向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影响孩子最深刻的行为。除了心生恐惧之外,目睹父母家暴的孩子还容易模仿父母的暴力行为,产生暴力倾向。4岁的小虎在妈妈的关心下,逐渐克服了面部抽搐症,但是有一个行为却保留下来,那就是喜欢动手打人,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父亲暴力行为的影响。波士顿精神病学家BesselvanderKolk认为“童年时期孩子经常目睹暴力,由于他们经常处于高压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随时反击的行为模式。”

    2.情绪管理能力差

    英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瓦尔什等人召集了一群幼龄期经历过家暴的人参与研究,扫描他们的大脑后发现,这群人的小脑普遍比同龄人小。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小脑在认知、情感、创造性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思维有精细调控的作用。经常目睹家暴的孩子,在情绪控制上更糟糕,常常容易早恋早育,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脾气,暴躁易怒。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特别重视夫妻关系的处理,注意孩子心灵的维护。

    3.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经常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容易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在学习上较难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家本来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创设一个理想的家庭环境。与此同时,更要处理好亲子关系,避免家庭暴力或家庭压力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爸爸,你不要打妈妈好不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zj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