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行了名师大讲堂中关于新课程的培训,培训记录如下。
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区别是什么?
课程改革中指的是狭义的课程改革,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改革解决如何教。教什么比如何教更重要。但之前谈改革,主要聚焦于如何教,而非教什么。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教材指导了方向,教教材,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教材是课程的载体,通过教材完成育人目标,而我们教教材,达成育人目标了吗?2、北上广深对教材的使用和边远地区对教材的使用,可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些地方呢?
教材背后有着广阔的深邃性,专业性,但想把教材转化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营养,中间的通道广阔而深邃。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努力才能打通这个通道。
一、学科课程世界的打开与探寻
教师平时备课时,读教材,备课,练习,说的通透了,再拿到课堂上课。这是教师平时的备课上课状态。这种状态没有让我们迈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学科课程是为学生赋能,如何才能达成?
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觉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你任教的学科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培养出了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吗?更进一步说,你怎么评价自己的这些能力?
你想到通过你的学科,为孩子的一生可以赋予什么吗?
那些在你班上成绩落后的学生,你认为他们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你为他们的未来有过谋划吗?进行过相应的指导吗?
你觉得,你任教学科的课程是什么?是教材吗?你理解的学科课程是个什么模样?
你想象过学生的学校生活蓝图吗?学校课程呢?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学科课程有深度了解,对职业规划有深度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扑面而来,需要我们回答以上问题。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此项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例如高考语文试卷每年字数都在增加,要使一部分学生答不完题。因此学习内和学习之外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及其重要的。
阅读自动化,写作自动化,口语表达自动化,何为自动化?像五笔打字和开车一样形成自动化的程度。简而言之,达到一目十行。但社会上很多人不喜读书,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不喜欢这件事,未在上学阶段完成阅读自动化。
写作在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工作时其作用尤其重要。
口语表达自动化的培养:所有的语言学习,都必须以输入量为前提。
乡村和城市的孩子学业水平有差异,原因在哪?
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小环境,语言贫乏,信息闭塞,对其吸收外界信息有影响,对后天的智力发展也有影响。而非先天的智力发展不同。
到了上学识字的时候,有的孩子认字慢,原因在哪?
乡村阅读“长文挑战”课程能够眼睁睁看得见孩子的变化,为什么?
阅读的重要性:阅读量、输入量达到了,就具有了阅读自动化的可能。特别是经典文学的阅读,每个主人公对读者的影响一生受用,为自己埋下了潜意识的种子。当今后遇到选择时,这颗潜意识的种子就可能生根发芽。
输入量要达到多大才算够呢?新版课程方案中,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量为800万字,下半年出来的课程方案中,这个数量一定会发生变化。
如小学低段看儿歌、童谣、绘本、故事;小学中段为海量阅读,广谱阅读(不同种类);小学高段为经典研读;输入量达到可以产生阅读自动化的临界点,这需要课程设计。
写作自动化:小学低段设计写、绘;小学中段归于写作本身,创意(放手去写),养成写的习惯,读写要被看见,被激励;小学高段达成写作自动化。
口语:小学低段说话讲故事;中段演讲;高段演讲和辩论。如何达成,是学科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 写作 表达)自动化能力的形成,需要双系统:
一是“教材系统”,显性的,阳性的
二是“配伍系统”,隐形的,阴性的
与教材系统相配伍、补位、支撑
包括:绘本、故事、阅读儿歌、童谣、诗歌诵读、广谱阅读、经典研读
读写绘 创意写作、随笔与评论
讲故事、演讲、辩论
“教材系统”:指向知识与技能;精确系统;训练系统;公共基础系统;保底兜底系统
“配伍系统”指向能力和思维;浪漫系统;建构系统;个性发展系统;上不封顶系统
配伍系统是达成教材育人目标的支撑系统,是由教材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材系统+配伍系统
精确识字+自然识字
字词句段篇理解+故事阅读 海量阅读 广谱阅读 经典研读
写话训练 写作训练+写绘 创意写作 随笔 评论
规范表达训练+讲故事 演讲 辩论
双系统组合建构“大语文课程”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孩子一生有用的能力的培育,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人的谋划,不能单靠课堂改革改革的逻辑。
英语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与语文较为相似
数学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
与教材系统相补充的配伍系统如何建构?
两个系统的阴阳太极图课程如何在学校实施?数感、算理、建模
新课程下,备课就是课程开发
二、校本教研成果的找寻和意图
(一)单元教学
1.为什么强调单元教学
“物理学是由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看成物理学,那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法国科学家庞加莱
从“部分+部分=整体”的知识组织形式,走向
2.单元教学的基本特征(素养从哪里来)
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
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
——课程方案:前言: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更新了教学内容
以学科概念为中心(而非知识覆盖为中心)
“少而重要”原则
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重构;从知识点走向学科大概念;从解题练题走向真实问题解决;从情境导入走向贯穿全部过程;从活动插曲走向深度进阶探究;从结论为本走向思维外显;从使用教材走向准备资源。
以“学科概念”为暗线,以“问题解决”为明线,素养导向学习目标;引领性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表现性的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反思性教学改进)。
3.单元教学如何设计:备课即课程开发
学科大概念
单元主题
大任务
探究活动(课时1、2、……)
接下来还给我们举了好几个学科的例子,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单元大任务的开展。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这对于今后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有了一点启发,对于我自己来说,坚持艾瑞德教师的五件套:研、读、写、讲、种。今后需要更加上心、用心、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