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慈湖(5)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慈湖(5)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15:38 被阅读0次

慈湖位于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北门外的阚山脚下。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房管为县令,房管上任后,把县治迁至今慈城浮碧山以南,仿效古都长安一街一河双棋盘,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重建县治,并下令开挖慈湖,以灌溉农田。

据史料记载,慈湖历史上还曾名“德润湖”、“普济湖”等。后取名“阚湖”,是纪念三国吴将都乡侯阚泽而命名,故也称慈湖为“德润湖”。至于“普济湖”,慈湖又以普济寺在其北,故名“普济湖”,而“慈湖”之名是南宋时期大学者“杨简”在湖畔创立书院,宣讲心学理论,“杨简”倡导慈孝,便更名为“慈湖”,一直沿用至今!

慈湖大门处以高大的牌楼为标志,写有“慈湖公园”四个大字。

慈湖三面环山,湖堤栽满柳树,湖堤中央有一座石拱桥连接,贯通南北,将大片的湖水分成东西两部分。

从桥上向东西两侧望去,水波荡漾,尽管天空仍旧乌云浓密,但阳光也在尽力地从云缝间挤过,偶尔露下笑脸。更使水中的倒影异常清晰地展现出来,还略显浓重、深沉。

在桥上通过时,会见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六面重檐、12根石柱承托亭顶的廊亭,上书“师古亭”三个字,供人歇足、纳凉。这是为了缅怀慈湖先生杨文元所取,意思是师古法今,向先贤学习,为民众造福。至今“师古亭”东南角石柱上还隐约可见“乾隆三十八年仲夏”的字样。

“师古亭”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亭北石柱:“锦城环抱峰头翠,镜水平分涧底清”,亭南石柱:“三围秋色从中起,一片冰心望里收”,两副对联把慈城之美、慈湖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过了湖堤,对面就是慈湖中学,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素有“千年书院,百年慈中”之美誉。它背靠阚峰山,前临慈湖水,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景色迷人。

三国东吴阚泽曾在此结庐勤学,博览群书;南宋大儒哲学家杨简在此建谈妙书屋,创立慈湖书院,精研儒学,弘扬传播心学,形成慈湖学派。1902年,在慈湖书院基础上创办现代学校至今百年有余,

这是一所粉墙黛瓦、古朴典雅、环境优美,有着浓郁中华文化传统的江南书院。

院墙外,偶见一棵硕大的枫树,满树的金黄,巴掌大的叶子随风飘荡。沿湖有木栈道可行,一路欣赏湖光山色。游人不多,是个洁净、静谧的所在,其它的都不在话下,只管享受阚山脚下慈湖美吧。

相关文章

  •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慈湖(5)

    慈湖位于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北门外的阚山脚下。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房管为县令,房管上任后,把县治迁至今慈城浮...

  •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孔庙(2)

    孔庙(慈城学宫)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古镇中心,最早建于北宋庆历八年,历次累有兴毁,除其中的大成殿之外,其余稍有改建...

  •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古县衙(4)

    慈城古县衙是慈城古镇最大的景区,也是最值得一游的所在。 据记载,慈城县衙创建于唐代开元26年(738年),是第一任...

  •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校士馆(3)

    校士馆,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始建于清道光15年(1835年), 是慈城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银二万...

  • 赞千年古城——慈城之城隍庙(6)

    从慈城古县衙出来之后向西侧走没多远就是城隍庙,建于唐代立县之初,宋咸淳四年(1268年)重建,历朝累有修葺。清同治...

  • 古城的道路与建筑

    古城的道路与建筑 千年古城白鹿城 白鹿穿越县前头消失而去 古老之城见证风雨岁月 千年来依存风貌 踏在县前头之土地 ...

  • 赞千年古县城——慈城(1)

    今天终于有机会来到了宁波江北区的慈城古镇,“古镇”是相对于现在的慈城镇而言的。其实,从住处出发,到古镇只有十五分钟...

  • 圆润笔触练习——那一片湖

    紫色的天空,青葱的树木,映着那一片清澈的湖水。 看过许多湖。 慈城的慈湖、余姚的四明湖,宁波的月湖,绍兴的东湖,杭...

  • 慈湖先生

    杨简(1141-1226),字敬仲,南宋慈溪县城(今江北区慈城镇)人。晚年筑室德润湖(慈湖)上,学者因称“慈湖先生...

  • 躺在草地上,看天空

    身后,是伫立了千年之久的古城,眼前,是守护了古城千年之久的护城河——南湖。 而我,就在这湖城之间,或坐,或躺,或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赞千年古城——慈城之慈湖(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dt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