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

作者: _栀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0:25 被阅读2次

现代文学的书上讲,《彷徨》时期的鲁迅真的很彷徨。他饱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犹豫、孤独、绝望……充斥着他的日夜。但在这种种痛苦的情绪之中,那一丝决绝——奋战的决绝从来没有逝去,太清晰了,像印在鲁迅骨子里的,他的名字似乎就代表着这个。

十一篇文章,读起来感觉都很相似。大多只是有个事情的轮廓,走势离奇,模糊不清,大抵都专注在人物的情感和心理——那份彷徨。

我边读边想:所以大家为什么是大家……我的难过彷徨像是只能自己感受,怎么也写不出来让人明白的;他的难过彷徨可以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看起来随手几笔,情绪全在里面了。

活泼的笔调也有,但是很少,而且掩盖在下面的很多也还是刺骨的冷眼。他所描写的群众,那些事件的旁观者、推动者,一大片黑压压的令人窒息。而那些主人公,逃不过环境,更逃不过自己的内心,挣扎到无力,甚至屈从、麻木。都令人喉头一哽。

所有人习以为常的规矩和那一个冲破的个例,惨淡的虚无与血淋淋的现实,真实是否要遵从,理想是否要坚持,坚守的到底是什么,执意改变的到底值不值得……?从这些故事中传达出来的这些所谓灵魂的拷问,令人于迷雾重重之中更陷入僵局。人之所以为人,为了什么呢?革新也是,守旧也是,热血、冷眼,驱使你的东西,何以能够驱使你?

这些文章中最熟悉的要属《祝福》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那么广为人知,甚至于教科书上她的那张乞丐样的画像也仍在我脑海里。好端端的人儿,被人嬉笑痛苦,每况愈下,至死不休。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迫于生计,从不苟合的精神依托转向了随波逐流的精神孤独。大良们的祖母说他的转变——“交运了”、“对人不再先前那么迂”:不受待见的“新党”成为了高薪水的师长顾问,从前叫她“老太太”,对孩子“低声下气”,后来叫她“老家伙”,喊孩子装狗叫、磕头,却赢得了众人的宽容、追捧与交好。众人见他是从失败转向胜利了,他却清楚正相反,即刻的死不也正托他真正的失败的功劳么?

《弟兄》中的真假兄弟情也给人以深刻反思。若是靖甫没有生疑似猩红热的病症,张沛君大概会永远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家兄弟“兄弟怡怡”、“鹡鸰在原”。最终发现不过是虚荣心在作祟,他爱的是他爱兄弟会收到的称赞,直面了事实之后,是恐慌、不安,但仍要继续假意伪饰自己的光辉形象,安心听取他人一如既往的赞颂。

《长明灯》则写得更不详尽,只是象征性地塑造了一个决心要吹掉长明灯的人。他与全屯坚信的灯为敌,不顾重重阻隔,吹不行就烧,烧不行再说。他不信人之所信,不惧人之所惧,他无论如何是冲着那盏灯去了,像极了所有人眼中的疯子。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2018.2.4 投身工作后首次写读后感,有点彷徨,也有点莫须有的充实。 最...

  • 《彷徨之刃》读后感

    《彷徨之刃》读后感 看过东野圭吾许多推理小说, 采用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而《彷徨之刃》打破常...

  • 彷徨读后感

    【彷徨】 彷徨于天地之间,终将呐喊。《呐喊》与《彷徨》这两本书总是被编成一本合集。两本小册子放在一起,名字中间被...

  • 彷徨读后感

    现代文学的书上讲,《彷徨》时期的鲁迅真的很彷徨。他饱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犹豫、孤独、绝望……充斥着他的日夜...

  • 《彷徨之刃》读后感

    长峰的女儿在看完烟火大会后彻夜未归,几天后在野外荒川的河边发现了她的尸体,当长峰和刑警都没有任何头绪时,长峰接到...

  • 彷徨 彷徨

    宜院的秋往往来的不知所措,走的无影无踪。在不可触及的瞬间,仿佛已流逝,到冬天。其实,我们依然在深秋里挣扎。 习惯了...

  • 彷徨彷徨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彷徨,彷徨。 心无所依,流浪流浪。梦中你可曾有方向,就是渺茫,也要前往,那是精神栖息,贫瘠...

  • 《彷徨少年时》读后感(1)

    《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 黑塞是我喜欢的作者之一,他的荒原狼...

  • 57/100 彷徨

    《彷徨》读后感 11个短篇,不到100页的小书,曾被要求在一知半解下“背诵全文”的鲁迅。再次读来,最有感触的不是读...

  • 彷徨并不可怕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

    说实话,黑塞的作品并不好读,抛开翻译的流畅问题和浓烈的个人语言风格问题,他的作品往往都侧重于大篇幅的心理描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彷徨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dv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