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职场,还是任何一个领域,我们多想能快速成为专家,最起码能在小圈子里成为高手。
像武侠小说那样被打通任督二脉,或是像科幻电影那样被植入超级芯片,最起码得有个高手师父带我们一把。
可我们有句老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什么叫靠个人?难道师父就不能把他毕生所学完完全全传授给我吗?
01
在此,我想分享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在《洞察力的秘密》里的一个故事:
在国外,某住宅区里有栋房子着火了,着火的位置是位于房子后面的厨房,火势不猛,很容易扑灭。
消防员队长带着队员们进入房子,面朝着大火灭火,刚灭完,他们身后突然着火了。队长觉得奇怪,于是又灭了一次,还是一样。
队长越想越不对劲,但他不清楚具体哪里不对,而这栋房子完全符合标准,毫无古怪之处。但他就是觉得继续呆在房子里不安全,于是下令所有人撤出房间。
所有人刚踏出房间,他们刚才站的位置的地板就塌了。如果他们没撤退的话,他们早就掉进火海了。
原来这栋房子还有个地下室,真正的火源在地下室不在厨房,但所有消防员当时并不知道有地下室。
克莱恩采访这位消防员队长,问他是怎么知道那个地方会有危险的,消防队长说不知道,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就是第六感。
第六感?真的是这样吗?
事后,克莱恩与这位消防队长交谈分析后,消防队长才发现:虽然自己当时不知道是地下室着火,也说不上哪里奇怪,但是根据以往丰富的经验,火势应该被控制住才对。火势并不大,客厅不应该那么热,而且还安静得出奇。但因为火源在他们脚下不在厨房,下面烧得正旺,高温从那里传来,客厅比预期的要热,房间出奇的安静,因为地板是有隔音的。虽然当时自己没意识到是什么原因,但就是这些因素环环相扣,促使他下令撤离的决定,消防员才因此逃过一劫。
02
在国外,许多年轻人也想从事消防员这一职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十分擅长在压力下做决策,也参加了很多演习和培训,掌握好了很多火灾知识。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胜任这一工作。因为,他们在面对熊熊烈火的时候跟普通人一样,看到的只是火光冲天的骇人场景。
对比一下我们自己,即使我们看了100本营销书也并非就能卖出很多产品;参加了一个设计培训班,也不能成为设计大师;读了5年建筑本科,也不是优秀建筑师;硕博连读毕业,出来后也不能说是医学专家……
为什么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消防队长做出撤离决定的。
在《洞察力的秘密》里,克莱恩解释说:“队长以往的经验为他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模型,他习惯将实际情况与脑海里的模型对应起来,以衡量现场情况的严峻程度。虽然他无法清晰描述出模型的样子和特点,但他会拼接这一模型匹配过程让自己掌握现场的大体情况。”
而只有不下10年的在岗培训,他们才能将眼前的火情放入对火灾类型的复杂认知中分析。
所以,即使新进的消防员经过学习演练,有老师傅带着,也不能很好胜任这一份工作。
西佛罗里达州大学人类与机器研究所的研究院保罗.费尔托维奇曾表示:“人们认为,知道专家是怎么做的以后,就可以将这些技能直接传授给外人,但现实通常没有这么完美。专业知识的习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丰富的行业内经历和大量练习,不是能够简单传授的。”
03
在《天才假象》这本书里,雄踞英国乒乓球坛10年的冠军马修.萨伊德说:“教师确实能提供建议,告诉学生怎么做,但他们无法让学生全盘复制他们毕生所学,因为无论是在体育运动还是其他领域,专家们对信息的处理加工过程是十分微妙而复杂的,关乎方方面面,信息重量之多令人难以想象。专家们永远也不可能将其编成法则,传授给世人。”
马修.萨伊德还认为,专家决策是依靠很庞大的信息量的,但是真的逐一排查这些信息的话,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是不可能的。专家之所以是专家,就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经验、对这些信息都非常熟悉,早就不知不觉在脑子里把它们解码成具体模式、压缩成块,下次一遇到事情,瞬间匹配成功。
就像前面故事的消防队长一样,长期以往的经验让他脑子里建立了许许多多模型,遇到火灾的时候,自然而然匹配模型,即使模型没有匹配的,也能感知到不一样,然后做出正确决策。
当然,除非你是机器人,有大容量可以能储存专家们的信息数据,还有超高的运算能力,瞬间做出决策,就像阿尔法狗对战围棋冠军一样。
很可惜,现在无法达到往人体内植入超级芯片的科幻场景。
知识是可以学习的,但是“成为专家”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专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我们需要生活在其中,并不断学习,实践出真知。
这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