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20181121),我看到岳母的情绪明显好转了很多,和儿子的互动也增加了。于是我主动的提出送孩子去上学,希望能在路途中和孩子和孩子交流一下。
陪着孩子走出大院之后,我就问孩子“宝贝,我有一个困惑很想和你讨论一下呢,你现在愿意吗?”
儿子是很开心的向前一边走一边说“可以啊!”
我就开始叙说“那个昨天中午的时候,我听到你说我是一个‘阻挡厨师’,还做了痛苦大餐给你吃,我心里其实挺难过的。”
儿子并没有表示什么,继续轻松的往前走着。
于是我就继续说“当听到你说‘讨厌外婆’的时候,其实我挺尴尬的,因为我们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礼仪之邦的人,都是讲礼貌的,外婆来到我们家就是客人,我们对待客人是应该要尊重……”
我正想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儿子突然打断了我的话“外婆不是客,是宾!”
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疑惑地问“什么病?外婆的身体是有些不舒服的。”
儿子马上纠正我说“我说外婆不是客人,是来宾的‘宾’。”
这回我听明白了是那个字,但是还有点不明白就问儿子“你是怎么判断的,能告诉我吗?”
儿子望着我得意的一笑,然后说道“客人呢是空着手来的,宾是带着礼物还有钱来的。”
我恍然大悟“哦,我想起来,这是《汉字思维》里面说过的!我都忘了呢,你居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儿子很得意,摇头晃脑地说“妈妈昨天告诉我了,外婆来我们家是带了钱过来的,她会给生活费妈妈的。”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心里吐槽‘小财迷’其实心里也是清楚孩子对于物质的资源并不是很在乎,只是通过这一点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
于是我就接着说“既然外婆是宾,那么你知道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相敬如宾’吗?”
儿子摇了摇头,我也就继续讲解了下去“那就是说双方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一种状态。”
儿子点头表示明白。
这是我想试探一下孩子对外婆会跟着我们长住得看法,就问他“我们家里面突然间多了一个人,你可能也会觉得不习惯,我也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你有什么想法吗?”
儿子回答“我希望外婆不要惹我,最好不要总是出现在我的面前。”
“嗯,反正我们马上就要搬去大房子了,到时候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自己的房间了,应该会好很多吧。”
儿子想了想回答“你说错了,我和外婆是一人住一间房,你和妈妈是两个人住一间房。希望外婆她不会总是攻击我吧。”
我很好奇的文“我想知道,外婆是做了些什么,让你感觉到被攻击的?”
“她总是没有表情,也不喜欢笑。还不让我碰这个,不让我拿那个。”
我心里想,这都是小事,好解决。于是我就问儿子“那么我们住在一起,很难避免还会发生一些事情。如果下一次你和外婆有冲突的时候,我可能又会想要去提醒你们,你觉得我是用什么方法会比较好呢?”
孩子想了一下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我会意的点点头。
最后我准备在夯实一下这次会谈的结果,我和儿子并排的走着“宝贝,请你相信爸爸妈妈是永远都爱着你的,即使你做得不够好,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也依然爱你,我们会想办法帮助你变得更好,你愿意相信爸爸和妈妈吗?”
孩子一边蹦跳着向前跑去,一边向我摆手说“就送到这里吧,我去前面排队了。再见!”
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不过看孩子的轻松状态和狡黠的表情,应该是接收了我说的话,相信我们是爱他的。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