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认识的人发给你一条微信——帮我个忙。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4455/26d8e1c71581b255.jpg)
不知道你看到这条消息,作何感想?对方只是一个你认识的人,连普通朋友也算不上。
我连消息都不想回。
首先,对方要帮什么忙还没说呢。
然后,我凭什么要帮你,帮你忙对我有什么好处?
最后,我和你也没那么熟,帮个忙帮个忙,说的好像我帮你是理所应当似的。
学习了粥左罗老师的写作课,终于明白写作不是自嗨式的写日记,而是站在读者角度想读者喜欢什么文章,需要文章提供什么价值。这样才会有需要的人点进来看。
这就是商业逻辑中的“用户思维”。如果上面那位运用好“用户思维”来找我帮忙,我想会比“帮我个忙”顺利得多。
“这段时间有空吗?想请你帮忙写篇文章,有稿费的。”
如果对方这样说,我就乐意回复了。
可能有人会说,你不就是想要稿费,也太功利了吧。
拜托,如果对方想找我免费写稿子,那他这才是过度功利,占人便宜了好吧。
如果是找关系更亲近的朋友帮忙写稿子呢?
有些人会觉得,我们是这么好的朋友了,写点东西,还要付稿费,这不白瞎了我们是这么好的朋友关系么。
这就是所谓的杀熟,坑自己人的逻辑吗?
在我看来,既然是朋友,那就应该给对方带去更高的价值,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我充分信任你,所以找你写稿子,也会给你多争取稿费,因为我相信你的能力和责任心。
这样的话,对方一定会更加用心去写稿子,交付的稿子质量就更高。
以后帮忙写稿子的往来一定会更多,质量更好,稿费也理所当然地更高,良性循环。
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应该把“用户思维”在他身上发挥好。我姐之前告诉我,像对待你的客户一样对待你的父母。比如说父母要的不是你给他们寄东西,而是想要你时常和他们通个电话,交流近况。
满足用户的需求,处处想着用户,你会得到你想要的——订单、业绩,长久的信任和关照。
满足父母的需求,多和他们通信,分享工作生活趣事和近况,你会得到你想要的——父母生活开开心心,不会对你过多管束。
可惜,很多人总是把“理所应当”强压在最亲近的人身上。
你去帮我拿个快递。
你帮我带杯咖啡。
你帮我拖下地板。
天,做你亲近的人真累,一点都不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