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咨询师手账#04 | 看见为什么是改变的开始?

咨询师手账#04 | 看见为什么是改变的开始?

作者: 胡少锴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09:21 被阅读0次

    看见:潜意识意识化

    分析心理学中,荣格有一句被广为流传的话:“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从事心理咨询这份工作,特别是以精神分析或分析心理学取向去工作的,我们都会抱有一份对于潜意识的敬畏。当内心有这份敬畏,我们便会在与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将以抱持和等待的状态,而非以一种压抑或催促的姿态去对待潜意识的呈现。

    荣格说,“当潜意识被呈现,提升到意识层面,命运就被改写了。”

    有时候,我会接触到持有宿命论的来访者。

    也许他并非一直以来的宿命论者,只是偶尔会发出一闪而过的“也许这就是命吧”的感叹。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感叹?我在初中某个时期,被某种问题不停地困扰的时候,我也想过类似宿命般无法逆转的结论。在咨询工作中,这一类宿命论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人的观点,在它还未来得及升华成为所谓的“悲观主义者的价值观”的时候,咨询师做的就是去倾听宿命论背后没有被表达出来的话语,别让它飘远了,让它先回来,它能回来,再经由话语去表达,才有被了解的可能。

    那么,宿命论到底是在说什么呢?有一类很常见的宿命现象,我们把它称之为消极的原生家庭决定论。常见的话语就是——“我之所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都是因为我早期家庭创伤导致的。”或者“都怪我爸妈,我这么没有安全感,都是因为他们在原生家庭的缺席导致的。”如果我们停在了这里,停在了这个结论上,我们可能就无法看到我们想要通过“原生家庭决定论”去向父母表达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了。

    看见,为什么是改变的开始?因为看见,或者说心理咨询中的“看见”,是在培养且日益增强一种能够承认我们意识不到的东西的能力,也就是培养承认我们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的能力,那些东西对我们而言是困难或者痛苦的。这些看不见的无意识现象,可能包含脆弱感、空虚感、矛盾感、道德缺陷、或者性欲、贪婪、竞争以及攻击性。

    精神分析或分析心理学专门致力于揭示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动机,其前提是:逐渐意识到我们心理上否认的内容,将减少我们把它们保持在无意识中所需的时间和努力。于是,我们便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能量,以更现实、更富有成效、更快乐地效力于复杂的生活任务。

    看见,是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改变的开始。

    2

    看见:觉察姿态带来的改变

    要理解什么是觉察的姿态,我们可以想象有四个同心圆,每个圆环都代表一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影响着“觉察性自我”每时每刻的体验。

    最外层的圆环代表外部现实。外部现实不仅包括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以及我们参与创造的情境,还包括和我们一起卷入的有关的他人,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

    由外到内,第二层圆环代表了表征的世界:即对过往体验的心理模型,可以让我们不必再为每个新的时刻发生的事重新发明一个新模型。这些表征模型指引着我们,不停地塑造着我们对过去和当下的理解,同时打造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在第二层圆环之内是第三层圆环,代表我们有能力采用对于体验的反思性姿态的那部分自己——简单来说,即“反思性自我”。此处所说的表征,包括了内部工作模型,用来调节或者过滤我们对外部现实的体验。我们没有将表征的主观世界等同于外部现实的客观世界,也不否认外部现实对主观体验的影响。采用这样一种姿态,我们就能够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去反思自己体验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体验的表面意义。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内在自由的重要方法。

    而实际上,我们能够做到对思考进行思考,对认知进行认知,在其背后还存在着一个部分,这部分指向于这外部现实、表征世界(心理现实)和反思性自我这三层圆环内,还有第四层圆环。这第四层圆环代表着我们所讲的”觉察性自我“,更多时候我们是用觉察,或者觉察的姿态来描述这个过程。

    对于这个过程,我们举一个例子,刚好是上周日Zoo学习成长小组的一位成员分享的。

    她带着惊讶的表情对我们说,原来去觉察自己心中的焦虑和身体的感受,真的会让焦虑的感受缓解,我问她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她说之前是不会留意到身体会焦虑到发抖,一点点去有意觉察焦虑的感受,和伴随感受产生的一些想法,这几天就不再感觉到焦虑了。当时我就想到了这四个圈层,并画出来在小组中分享。

    当我们的外在现实(第一层圆环)是有很多繁琐的工作缠身的时候,对于我们的表征世界(第二层圆环)来说,过往的经历可能会告诉我们,小心、谨慎、切勿出错、后果严重,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我们的内在世界的现实失真,也许外在现实是即使出错了,后果都是可以承受的,但在内在世界里,出错是一件难以负担地起的严重事件。

    当我们长期处在这样的表征世界中,我们自然会不知不觉地感觉工作很累,内心消耗。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可能这种不对劲的状态,会让我们开始去触及到反思性姿态(第三层圆环),我们会去想,怎么老是这样!怎么又出现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如何做,才能够不再犯这些错误,怎么才能不让自己这么心累。

    反思性姿态开始帮助我们去注意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体验的内容,反思性姿态僵化的时候,很容易变成思维反刍,我们不断地在反思、咀嚼因果,这些想法不断地重复无法被我们放弃。而第四层圆环,觉察的姿态,需要我们有意地去进行才有可能推进,觉察的姿态是对于我们所体验的过程的觉察——这个过程就包括了情绪、想法、行动等,我们能够在一种更安全的位置、不带评判地去给自己一个空间,只是去看——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着什么。

    也正因为有了这份空间,让我们得以看见,外在现实的模样,表征世界习惯反应的模式,反思的过程,心里和身体的感受。

    看见,是觉察自己内在体验的过程,也是改变的开始。

    资料参考: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Nancy McWilliams 著

    《红书》SONU SHAMDASANI 编译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David J. Wallin 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咨询师手账#04 | 看见为什么是改变的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py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