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冶萍之旅小花絮

汉冶萍之旅小花絮

作者: 古月一品包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22:15 被阅读186次

关于汉冶萍的历史人文和遗址纪行,周、徐两位老师分享过,两位都是文字高手,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让我自惭形秽,几乎不敢下笔。

但,美好的事物,总令人回味再三,生怕遗忘。于是,我壮着胆,将其记录。

周老师说过:说起来很惭愧,搞这次活动是我最尽心也最花钱的一次,但响应者寥寥!不像之前禅宗之旅东坡之旅那样一天之内报名者爆满!其实近代史比古典时代更有味道更有嚼头,许多人不过是心里面有误区罢了!

确实如此,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说实话,并不是爱读史的人,起初不想参加,可能多数人的想法跟我类似。说起历史,或许,多数女人对宫庭斗剧更感兴趣,多数男人对玩弄权术更感兴趣。总之,对“知识”真正感兴趣的人,恐怕不太多。

那么,是什么让我改变初衷,决定参加呢?一是被周老师朋友圈里“我们是需要读历史的,就好像我们要记住自己父母、爷爷奶奶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不会有孤儿长大后那种不知身世精神断根的心理折磨。”这句话打动;二是参加东坡之旅后,觉得旅程很有意思,旅伴也很有意思。于是,决定一路同行。

出发前几天,也邀请过同事参加,因种种原因未能同行。

今日主题是小花絮,赶紧切入正题。

都说“民以食为天”,先说吃的。

好吃不好吃,是主观感受。我个人感觉两天旅程里每餐都吃得挺好,食材新鲜,色彩明艳,鲜香咸辣,不油不腻,口感不错。我顿顿都比在家吃得多,“嘘”,要帮我保密哟!

都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再说旅伴。

快12点了,同住一室的7岁小宝,还在做作业。宝妈带着歉意说:“白天没时间,只能晚上做了。”我善意提醒:“你们娘俩趴在床上怎么写呢?就在桌上写呗。”妈妈说:“不要紧,我们常在火车、飞机、轮船和床上写作业,嘻嘻。”看着娘俩头挨头讨论作业,觉得好有画面感,忍不住拍下这温馨一幕。次日6点多,小宝醒了,要去隔壁找小朋友玩。宝妈压低嗓门:“别吵,小朋友还没起床,阿姨还在睡觉呢。”其实,我早就醒了,就打了个招呼,小宝这才放心大胆地跟妈妈说话。到底是小孩子,眼睛一睁就想到玩,确实超可爱。

“小宝!”“哎!”“哎!”常有异口同声传过来,大家都乐了。原来,旅途中有两个娃儿在家被叫“小宝”。

一个是立中堂曾先生的爱女——伶牙俐齿、活泼可爱的8岁女孩,英语口语非常棒,英文歌曲唱得好。看得出,她喜欢和同行的一位高一姐姐玩,总是“姐姐”前“姐姐”后的叫着,亲热无比。

另一个小宝是唐女士的小公子,5岁左右,也非常可爱。这次旅程,唐女士和先生带着两个娃,大宝约8岁,小宝约5岁,兄弟俩特别亲热。

我对唐女士的小宝印象最深,觉得他和许多小孩不一样,特别乖。这次旅程历时两天,往返约1500公里,乘车时间长,可能有点晕车,小宝途中吐了几次。但他,精神差时不吵不闹更不哭,成了大家的心头宝;精神好时有说有笑还表演,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我想,如果是我,可能舍不得带孩子一路长途颠簸。

但是,这两位博士父母,把孩子带了出来。后来,听朋友说,他们夫妻还带小宝参加了为期七天的禅宗之旅。不过,我和几位女伴都觉得唐女士的先生,真是一位超有爱心和耐心的宝爸。

或许,这就是他们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这些旅程,对小宝来说,也是一种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渠道。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去,是增强求知欲和寻找答案的重要途径。

汉冶萍之旅结束后,我很想重读中国近现代史。正是这个旅程,让我对原本觉得枯燥无味的历史生出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正如周老师所说:我就是希望把历史课堂搬到路上、搬到博物馆、搬到矿洞、搬到真实的生活里……

通过一路观察,结合个人感受,我个人认为:父母如有条件,还是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同行的徐老师,也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她,衣着朴素,手持相机,面带微笑,言语不多。每到一处,认真观看,用心拍照。

有次,看她正用镜头对着我,我孩子似地说:“别拍我,我长得不好看,镜头感又极差,您还是多拍拍美女吧。没有高鼻梁、小嘴巴、白皮肤、巴掌脸,又没上妆,我总觉得照片比真人更丑,哈哈。”徐老师只淡淡一笑,并不多说。

熟悉一点之后,我问她:“您是老师么?”(她文质彬彬、秀秀气气的样子,很像老师。)她说不是。我又追问:“您从事什么工作呢?”她微笑着回答在机关工作。

再后来,看到徐老师写的文章,才知她是理科生。不由得心生佩服“理科生,摄影这么棒,文笔还这么好,啧啧……”。

还有很多可敬可爱的旅伴,如热心快肠的肖哥、高大帅气的蔡校、风趣幽默的周总、端庄秀气的海平等,篇幅有限,不多罗列。

因旅途漫长,周老师精心安排了两个非主题景点,犹如餐后甜点,让整个旅程锦上添花。

一处是邱南公祠,位于江西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

我们到达时,已是日暮。村里人烟稀少,初到时只见一位老奶奶从农舍前走过。舍前扑腾着翅膀觅食的鸡鸭和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打破了小村的宁静。

邱南公祠正在修复,门前和屋内堆放着许多粗大圆木。我们走进公祠,想从这座古旧民居中探寻300多年前的辉煌。一位老人走了过来,介绍说这原是为皇帝做事的一宦官人家宅子,以前还有皇帝赠送的牌匾等,已被损毁……

问其儿女,他面带微笑地指着不远处的2栋小楼,说:“这是大儿子家,那是小儿子家……”

村里没公厕,有宝妈带着孩子去农户家上厕所,回来说“这里的人很淳朴”。

看着正在修复的旧宅,我好奇地询问周老师如何找到的。原来,考虑到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路途遥远,就在地图上找到此处,让大家在多看个景点的同时歇歇脚。

回家后,我查资料,邱南公祠建于明末清初,历经三十余载才落成,祠宅合一,外有一围墙环绕,东西各有一门楼,门口上雕绘着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

这是南方典型的客家民居,也是铜豉县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的古建筑,我再次感受到了周老师的良苦用心。

另一处是杨岐普通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的国家AAAA级景区杨岐山,依山而建,逐层递高,古朴雄伟。

该寺为乘广禅师唐宝十二年(753年)首创,宋庆历年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系中国佛教五宗七家之一禅宗临济宗杨歧派的发祥地。

这是我第一次入寺而未拜,以前每入寺庙,我会祈愿——家人健康平安,孩子学习进步,先生生意兴隆。但,这也是我第一次认真浏览寺庙介绍,第一次静心阅读两篇经文。

我被寺内一段话打动:方会法师主张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艰苦处做起。

突然之间,我似乎能理解先生把制作面点当创业项目的选择和坚持了……

回程,20:00后,我收到先生关切的询问:到哪儿了?很多旅伴也接到家人电话,都在回答:到了*处,大约几点回家。

客车,在暗夜的高速上驰骋。车内,是略带疲惫的我们;车外,是夜色里朦胧的山峦、明暗的灯影、深浅的云朵……

这一切,把“我想回家”变成一种期待,把“平淡生活”变成一种幸福。

这,便是我眼中的汉冶萍之旅小花絮。愿我们的生活中,常有精彩小花絮。

相关文章

  • 汉冶萍之旅小花絮

    关于汉冶萍的历史人文和遗址纪行,周、徐两位老师分享过,两位都是文字高手,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让我自惭形秽,几乎不敢...

  • 鄂钞名品——汉冶萍纸币

    光绪十七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光绪二十三年创办大冶铁矿,光绪二十四年创办萍乡煤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 大冶铁矿“卖身契”

    曾是汉冶萍公司主要组成部分的大冶铁矿,历经岁月沧桑。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孙权在鄂州大兴炉冶,开采铜...

  • 《第一条红领巾》(剧本01)

    人物表(依据出场顺序) 王恩盛:连环画家 杨建章:原汉冶萍有限公司的总办、湖北督军署军务课课长。 王襄:天津市文史...

  • 初识黄石

    大冶,小时学地理知道, 地图上有个黑三角, 老师说那里有铁。 昔曰·曾称汉冶萍公司, 今曰是苏联援助项目, 四万人...

  • 汉冶萍——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创建炼铁厂,继而在大冶兴办铁矿。三年后,这座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企业诞...

  • 彭城郡汉礼堂刘氏冶溪衍派祖碑记

    彭城郡汉礼堂刘氏冶溪衍派祖碑记 粤稽彭城郡汉礼堂刘氏冶溪衍派实发祥于原公,公号步武,明鼎革,从龙死战,累功敕封振武...

  • 杨幂《男子汉2》细腰太惊人 久坐族如何get同款细腰?

    《真正男子汉2》日前爆出一组花絮,花絮影片中,所有成员都换上正式军服,接受仪仗队教官的指挥训练。 其中,身材纤细的...

  • 清明偶记

    晓风吹醒半江萍, 月满空山弄晚晴。 桃冶李妖争卖俏, 哪知人境是清明。

  • 影视编剧/导演程小萍简介

    姓名: 程小萍 、(字·其逢)性别: 男 年龄: 60岁民族: 汉 身高: 159cm体重: 68公斤 籍贯:南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冶萍之旅小花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qn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