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这个词大家已经不陌生了,这是一种很容易走向自杀的疾病。崔永元,杨坤都公开承认自己是如何艰难地从抑郁症里走出来的。
对于女性,有个抑郁症的高发时期就是产后哺乳期。一般孕妇和产妇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担心孩子的情况,情绪不稳定,焦虑、低落。大多数妈妈都是暂时的,过了这个时期抑郁状态会慢慢消失。只有少数人会到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杀子女的地步。以前我曾遭遇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的亲人需要面对产后抑郁症这个巨大的难题。
最近网上新闻热传湖南湘潭一个高档小区的一位产后抑郁症的年轻母亲携一双儿女跳楼自杀事件。一时间大量的心理分析文章和网评充斥网络,众说纷纭,有人说,现在的女人真脆弱啊,以前的女人生那么多也没有听说谁抑郁症跳楼啊;有人说,人已经逝去,不应该冷血地对一个可怜的人妄加评论,让她安息吧;有人说,这一双儿女是无辜的,妈妈无权剥夺他们的生命;………….。
这里面存在了太多对抑郁症的误读。
第一,抑郁症与脆弱无关,不是不勇敢。抑郁症是不能通过磨练意志去克服的。一旦得病,患者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无助感,对事不感兴趣,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开始内心特别多情绪的是悲伤到后来是厌世,想通过自杀来摆脱痛苦。这是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不是客观上真的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并不是真的生活没有了出路。但是甚至是周围的亲人都不一定会理解,女主丈夫说“为什么总哭嘛,自己的问题自己调节嘛”,其实靠自己调节很困难,需要服药结合心理治疗。其实抑郁症是存在脑部某部位生理的病变,不单纯是精神层面。
第二个,抑郁症从古到今都有。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现代人不知满足的无事生非,无病呻吟。古代我们称呼抑郁症为“气结,郁思”。把精神分裂叫“失心疯”。以前因为贫穷,人们更重视物质方面的温饱,并不关注心理健康,多忽视或漠视,但是视而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以前常听到的一句话“学这个有什么用,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现在物质生活已经没有大的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到精神上的需求,情绪的变化和心理的健康。那么这些事件被外显出来了。
第三个,对于逝去的人的事不能谈论。国人文化里对此讳莫如深。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个悲剧,谁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反思,自我成长,谁又能保证该类事情不会重演呢?
我们再来看看女主人公的无助感和她的自我认同的信念是怎样让她走向抑郁症的同时又带走孩子们的生命的。抑郁症是从无助感开始的。
一.对于孩子。
女主说“孩子是我带给他的,所以我带来的东西都要带走”。很长的时期以来,文化中父母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可以打骂,可以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甚至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中非常可怕的部分,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单独的生命来尊重。
二.对于消费观和角色认定。
丈夫每年给女主人公20多万零用钱家用,认为家里必须要有保姆,确实是一大家子四个大人和两个小孩的需要。而女主认为请保姆浪费钱,“别人不请保姆都能过,他怎么就不行呢”。还把母亲叫来家里帮忙。
婚前年收入十万的女主认为“只要请了保姆,我就是没有意义的存在”。这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的角色认定,“妻子”等于“保姆”?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经济条件如此充裕的家庭,女主的想法让人很难理解,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阻止了她形成自己足够的配得感呢?很可能和她的父母有关。她认同了公婆的看法“媳妇应该会做家务,会生养,会讨好”,为此非常痛苦。老人有这样的想法好理解,他们是在生活贫穷,男尊女卑的环境下长大的。
虽然她认为“贤妻良母不是褒义词,放弃自己,围着丈夫孩子转的女人是可悲的”,但是她还辞去了工作,在家带孩子。从这点来看,她是放弃了做真实的自己。她委曲求全,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也正是她妈妈的观念,要她“容忍,大气”。女主结婚三年,因此她说自己“隐忍了三年”。
三.对于丈夫。
在文中她描绘的丈夫常处在两个极端。从“稳重、成熟、务实”到“事逼、复杂、悲观”,从“丈夫他们会问我身体怎么样”,“怀孕时丈夫主动提出请月嫂”,“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好男人。感冒了拿药,手脚冷了会用手捂热”,到“不顾自己22小时的生产,面对GBS阳性怀疑性病的指责”,“老婆不会照顾小孩”才请月嫂,丈夫“鄙视80后,抱怨、蔑视、嫌弃”自己,认为自己“蠢、夹、固执”,有一次丈夫家暴她,骂她是“疯狗”,“丈夫理智冷血现实”。
通常我们认识一个人都无法做很客观,经常受双方关系亲疏和情绪好坏的影响,那么这反映了什么呢,有一点能说明,女主的情绪起伏很大。当然这不能怪她,这是抑郁症的表现特征之一,但是她丈夫做不到时时提醒自己要包容这一点。看得出来,有些话是吵架的时候说的,是不理智的,经不起深究的,女主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是对她的自我认同的巨大打击。
四.对于各自的原生家庭。
“丈夫认为他家人心散,不能与他家人生分”。“公公对婆婆说,请月嫂保姆每年浪费好多钱,媳妇好吃懒做”,“姐姐说自己是为了钱和他在一起的。”,女主认为婆家“不是我们需要的,不是正能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女主没有得到精神上体谅和支持。
来看看女主家,“爸爸只想自己,帮我照顾妈妈,多说话多关心”。一个疏离关系的父亲,一个和女儿关系过度紧密而依赖的母亲。“妈妈希望自己容忍,大气”,在自己家她一样也没有得到包容和体贴。
五.夫妻双方一些固有的自我信念。
其实夫妻来自不同的家庭,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独立的个人。一旦进入婚姻,需要相互体谅包容,并且为对方做出改变来适应新的家庭环境,让关系稳定和谐。如果固守着原有的观念不放,那么家庭矛盾会逐渐升级。
妻子:“贤妻良母……是放弃自己,……是可悲的”,而丈夫的家人都希望她成为贤妻良母,丈夫除外。
“受骗一次就不信任这个人,为了孩子不离婚,等孩子大了离婚”,“不离婚,丈夫会抢孩子”,考虑过离婚,害怕离婚后失去孩子,选择忍受。
“要让每一天都开心,既使苦难也有开心的理由”。这个绝对化的信念没有人做得到,更何况她患抑郁症后,每天伤心是常态。
丈夫:“要家里所有东西必须干净,一尘不染,……”,而妻子随性,不修边幅,毛躁,急性子。成为了一对冲突。
“赚钱不易,做男人不易,不喜欢做商人、求人,向往权钱”,而丈夫偏偏是个商人。那么他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是需要妻子的关心和支持的。实际上抑郁症的妻子已经是自顾不暇了。
39岁的丈夫和28岁的妻子结婚,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和观念差异,即代沟。丈夫“凡事有规矩”,所以讨厌妻子的“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六.爱的语言的错位
妻子为丈夫“不与自己交流工作上的烦心事”而失落难过,她希望对方能与自己吐露心声。而丈夫虽工作心烦但能开心哄男孩。
妻子希望一家人去长沙吃一顿自助餐未果,得到丈夫买的四千的钻石耳钉。不是很在意金钱的妻子并不因此而快乐。她喜欢的浪漫是和丈夫一起看日出。
丈夫把家里的事情交给妻子安排。一年家用零花钱20万,这说明他对妻子的信任。而妻子因为产后抑郁症和三四个的出血身体虚弱,却无力承受。
明明两个相爱的人却不懂得用对方需要的方式给予,有爱却感受不到爱。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逝者安息,生者为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