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15

2018-10-15

作者: 执念老师V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00:02 被阅读0次

千里迢迢地从江西来到新疆,没有原先想像的“逐草四方,沙漠苍茫”的塞外风光,可是这青山隐隐,绿野平畴却跟家乡“八百里秦川”的风物很像,也便觉得蛮亲切,聊以慰寂!

  一排泥坯房,是几家商店、饭馆。学校大门没有门卫,进校门迎面的花坛里,有一尊鲁迅半身像。鲁迅后面就是教学楼。花坛西边是拐楼,东边是红楼和白楼,红楼是男生宿舍,白楼是女生宿舍。

  原来想像中的上了大学就该是一人一张课桌,教室宽畅明亮的情景没有实现,仍然是两人一张桌子。唯一不同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升级了。在学习方面,除了自己喜欢听的老师的课,其它的都可以不大管。大量剩下的时间,由自己支配,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现在想想真是悔不当初,没把大好青春用在努力学习上。

  第一学期就在新鲜中过去了。第二学期,我托人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宋词鉴赏辞典》和《唐诗鉴赏辞典》,认真地读下去。中文系成立了文学社,还办了一份小报,名字叫“采薇”,取的是《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意思。不久,我就在上面练笔了。

  那年的雪来得早。我们踏雪走过的校门口的那条老公路,在夕阳下的画面忽然显得那样寂寞!我无法解释这种理由,可是,我忽然双眼含泪,情难自禁!

  放了寒假,总有些路远点的学子不回去,有的带家教,有的在学校找了点活干。有的家并不远,只是觉得回去没意思,就留在校里。我是为了省一笔路费,并想借此锻炼一下自食其力的能力,就留在学校了。跟两个外系的学生住在一间宿舍里,搭伙吃饭。

  一个是历史系的魏世周,他擅长书法,留在学校里继续练书法,一个是数学系的郑向阳。

  我呢,做着一个作家的梦。平时主要是读书,并常常踏着很厚的积雪到校外的田野上去散步遐想。

  我们住在二楼,楼下的一间宿舍里,我也结识了两个比我低一届的师弟,二人有趣,有特点。一个,姓金,光头,不是美术系的,但专攻画画,画的大多是老僧面禅。他本人也光头布鞋,面孔黑癯,气质萧散,粗衣,很有些世外的气质。专心一致,独处一室画画,所画的画贴满了墙面。我常到他那去,后来他送了我一幅对子,不知现在丢失了没有,记得一联是“心贪只为多读书”,另一句忘记了。

  另一个,姓杜,面孔白晰,五官端正,衣着整洁,气质儒雅。大约是化学系的,却嗜好书法,在寒假里潜心苦练书法,把颜真聊的字写得贴满了半个教室的墙面。因为这个宿舍是由一个大教室各隔成一半成的。他说,寒假里他要把所有墙面贴上两层。我有一次到他那里去,看桌子上放了一本新的《林清玄散文》。我想借来看一看。他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这是他准备送给他倾慕的一个女生的。我这时才看清那个雇页上盖着一个红印,那红印是他的名字。

  夏天的傍晚时分,我喜欢从学校的后门出去。学校的后半部仍有老师住着平房,一户一院。有的却似是原来的农户,养着牛羊和马,路上时常会看见牛马的粪便和犁铧的痕迹。校外有地,自耕自作,似乎和学校没有关系。所谓的学校后门,不过是在土墙上开了一个能容一人而过的洞。出了后门,就是一望无际的田地了。

  我一个人有时候会走出很远。小渠流水清澈平缓,堤岸上遍植绿槐杨柳,路边开着叫不出名字的花儿。晚风宜人,夕阳西下。田野上姹紫嫣红,绚丽迷人。宋诗里有一句“晚花酣晕浅,平水笑涡轻”,似乎描写的正是此时情景。南山在夕阳的映照下,变成了天边的一抹青影。不知从哪里传来鸟鸣,却看不到鸟。

  我涂写过许多句子,现在仅记得的一句是,“黄昏的美丽,并不仅仅在于诗人的漫步。”我还发愿自己的文字要像这绿野一样辽阔芬芳,浸润人的心灵……

  那时的年少激情,那时的率真纯情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r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