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343-413),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意译童寿。
罗什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至龟兹,与公主成婚生罗什。
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在汉地也有传闻。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将罗什劫至凉州。
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割据凉州,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十七年。
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
之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他潜心翻译经文,比如《妙法莲华经》、《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著作都是在这个时期翻译完成的。
这些作品也受到了百姓们的狂热喜爱,当时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家家都有一本经文。
后来他在西安草堂寺圆寂,在圆寂之前,他对众人说道:
“我希望我所翻译的经文没有任何差错,能够流传后世,如今我在你们面前发誓,如果我说传播的没有任何错误之处,那么我焚身之后,舌头不会一起烧焦腐烂。”
最后他的尸身被焚之后,果然舌头还完好无损,这就是留存至今的舌舍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