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承接前一站大理的下一站
前一天晚上定好车票去丽江,在大理洱海客栈里慢悠悠的吃完早餐,还完车,时间尚早,原计划是滴滴前往火车站,也决定临时取消改为乘坐当地的公交车。每次拖着小行李箱的小朋友最开心,爸爸拖着大箱子在前面带着路,我和小朋友跟在后面,伴随着轮子颠簸在小村庄的泥土地的节奏声,拖着小行李箱的小朋友一路上蹦蹦跳跳,他的开心也体现在他上扬的嘴角上,这个画面到现在还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也停留在那永不褪色的胶卷里。
大理至丽江,短短的二个小时的车程抑制不住一路上的兴奋,小朋友满车厢里跑来跑去,欢乐知多少。
到达丽江,与原来在大理要求客栈派车接站不同,这里的交通已经很发达了,走出火车站,门口就有指引前往丽江古城的各路直通车,非常方便快捷。
阔别大理的海边客栈,这次选择的是丽江古城里具有白族特色的木屋客栈,通过淘宝的卖家图片能够强烈的感觉到现代风格与民族特色的完美结合。到达客栈之后,突然被一下子惊艳到了,且不说具有本地白族特色的土木结构的一进二院制民居如何的别致,满院子的绿色植物与温馨的客栈特色装饰,最最令人惊讶的是因为这里竟然藏着一个游泳池,虽然9月初的天已微凉,不能在户外下水游泳,但这个意外的泳池还是带给刚刚抵达异地兴奋的小朋友补充了一剂强心针,硬是赖在泳池旁玩耍了好一会儿。
这其中我们得以有机会临时恶补了一下丽江古城的知识,“丽江古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着曲、幽、窄、达的风格。丽江古城的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桥梁密集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天色慢慢暗下来,终于有机会将小朋友从游泳池旁解救出来。一行三人从客栈出来,穿过小巷,沿着古城的凹凸不平的石坂路慢慢前行,得以感受黄昏中的古城。古城的地面很干净,木楼青瓦,古街石巷,小桥流水. 旁边沟堑里小溪水缓缓的流过,停下来轻轻把玩,水竟然很沁人,让人疑似这是源于不远处雪山融化的冰水,与随处可见鲜艳的不知名的花相比,终于有深秋的感觉。街边店铺琳琅满目,加上穿插的岔路延伸的街道,远远看过去似乎没有尽头,但不知道是不是暑期刚过的关系,路上的行人竟然不多,偌大的古城里显得异常空旷,于是大手牵小手,二大一小,仿佛我们就是全世界,此刻难得的安静祥和。
走着走着,突然一阵小雨,因为雨不大也没带伞,三人一边嬉笑一边奔跑,直到一档小食品摊位前,据说是当地特色小吃地乳扇,饵块,粑粑,各种尝试了一下,却没有传说中的美味怡人,连贪吃的小朋友都只是吃了几口便不再光顾,全部抛给了爸爸一人。然后换做以熟悉的炸香肠和鱿鱼,羊肉串和冷饮做为补偿。全然不顾平时热气,忌凉的食物叮嘱,只需在一旁准备好足够的纸巾和水。所以旅行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会放下自己平时扮演的严厉父母的身份,忘记各种繁琐规定。在这一刻,只有肆无忌惮尽情放松的样子,随心所欲,这样真得很美好。
在这舒心惬意中,迎来了古城的夜色,在灯火阑珊的点缀下,此时的古城更像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走着走着,从旁边一条条不知名的小巷里,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越来越多的人,虽人声嘈杂,但这热闹就像是走进家乡的节日盛典,小朋友甚是欢喜,从街头到街尾,从这头到那头,跑来跑去,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很晚也久久逗留不愿离去。
二,
晚上与客栈前台详细了解了一下玉龙雪山,前台妹子努力推荐包车服务或一日游服务。
但万能的百度还是给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第二天还是借助于便利的直通巴士前往玉龙雪山,玉龙雪山集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自然景观于一身的雪山,传说是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所以一直被纳西人民当做心中的神山。所说雪山气势磅礴,玲珑秀丽,在4680米的最高处。站在观景台瞭望,屹立在天际的雪山冰峰尤为壮观。除此之外,天气允许的话,还可以零距离接触到冰雪。不过我们前往的季节还只是秋季,时候还未到冬季,山顶上还没有冰雪覆盖,只有光秃秃的岩石,也担心小朋友缺氧气,没有美景便得不偿失,所以我们最后决定不直上大索道顶,只是去到了中索道,也权当做是留下一个再次可能前往的念想。
乘坐索道缆车,又改电动车。中萦道在牦牛坪下车,沿着林间辅设的木板栈道,像走进广阔的原始森林,让人回忆起魔戒中的天然壮观场景再现,道路两边幽静古朴自然,有高入云霄的云杉树,丽江铁杉林,原始深林植物应有尽有,还有一路的丰茂草坪,以及偶遇的烂漫山花,享受这山中的美景之余因为恰逢雨季,还不时的发现各种菌类,小朋友顿时为这一发现而执迷,不时的走出栈道,往山林深处中走去,越往里走越多蘑菇菌类出现。越是兴奋,巧遇有护林员在巡山,好意提醒我们天湿路滑,不要远离栈道。带着二手各种品种的蘑菇战利品,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这一刻所有世俗的学习,工作都被这一阵阵回荡在山林中的笑声吹向远方,手中相机也记录下这一刻的温馨画面。
越往里走山路蜿蜒崎岖,海拔也渐渐增高。传说中的高反开始慢慢体现,主要是心跳加速,喘气比平时要多,而氧气也从未发现过如此重要,吸一口顿时神清气爽。所以偶有遇见有些游人开始打开袖珍氧气罐吸氧,幸运的是我们虽然没有提前购买氧气罐,但也没有感觉到呼吸不畅,只是刻意尽量一路慢走,虽拦不住小朋友的热情偶有林中撒腿奔跑,还好没有明显的缺氧反应,所以一路倒也顺畅开心。一直走到栈路的尽头是一片围着栅栏的高山草甸风光,站在草甸前不远之处便是最近距离的观看到玉龙雪山的玉龙十三峰如宝剑一般矗立在几百米之外,而隐隐约约的雾色中透出的白色岩石让人误以为雪山上已被冰雪覆盖。而游人也被挡在山峰之下,草甸之外,远远望去,人儿,森林,雪山,草甸,这一幕就像是中西结合典型油画的情景再现。
古人云:“仁者 乐山 ,智者乐水”,山水之乐,最重要的在于在风景。不得不说,云南是造物主的宠儿,拥有的是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旅游风光。只是慢慢的这样的自然场景可能只有这些还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才能见到,欣赏之余却开始担心多年以后会否还会留有如此自然风光,与洱海一样,会不会N年以后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再来便已是一块贫瘠之地呢?我不敢设想,只是贪婪的呼吸着这的空气。
一番感慨之后,下山途中,景区的电瓶车带领我们前往了蓝月谷,蓝月谷位于牦牛坪与云杉坪之间,玉龙雪山冰雪消融之后,顺着峭壁流淌而下,最终在蓝月谷上游深谷之中形成了清澈见底、甘冽无比的河流。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
远眺整个景区时,真的像是一块蓝色的湖水状宝石躺在山谷间,被雪山庇护着。加上四周绿黄色层叠的树林,还有高处的雪山相互掩映 ,在这里随意拍下的景和人物出来的画面都超级唯美,无须任何过滤镜,这就是源于天然的美丽,蓝月谷神秘的色彩会让你终生难忘。
这是孩子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教科书中描绘如画的天然美景,显得热情高涨。想要用手机为小朋友留下帅气可爱的身影,但小朋友对此并无兴趣,只是低着头不停的拍打与玩弄着湖水似乎想要看透蓝色水的秘密。
小朋友兴奋的笑脸和天生好奇的东张西望。羡慕小朋友的纯真与美好,更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为人父母唯有尽可能的保护这份难得的纯真。
三,
昨天看完玉龙雪山,今天醒来突然圆梦的感觉,终于在这一天没有安排节目,就只是栖息在更换后的新酒店里,只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室内恒温游泳池,终于弥补了前二天的户外泳池不能游泳的遗憾,圆了小朋友的游泳梦。9点钟用过早餐,我们几乎就在游泳池里渡过,对小朋友来说,有山,有景,有水,又有人陪可能就是他现阶段最大的幸福吧。
四,
刚刚经过的大理是美丽的,在另一个转角突然发现丽江也是美丽的,曾经的三亚也是美丽的,厦门也是美丽的,北京是美丽的,未来还有还有更多的地方都是美丽的。生活的美好皆因为一家人在一起。
喜欢这样一家人任意行走在大江南北,不刻意规划,享受每一次与众不同的旅程,虽然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自由自在,但在各种各样的旅程里,因为遇见不同的风景、因为有家人的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倍加幸福。
趁小朋友还小,还会依赖家人,来一次远行,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能走多远走多远,去相遇熟悉的自由,去重温生活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