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圆桌派”,有一期,窦文涛说了一件事,印象深刻。他说,有一次,他买了一件皮草,因为很贵,一直舍不得穿,生生地放了一年。
第二年,到那家商场一看,心顿时凉了半截,那件皮草打了五折。为了心理平衡,他端直又买了一件。
想想文涛也是,攒了一年不值得,再买一件更不值得。
但我们又何尝不是呢?生活中,什么都想攒着,攒着攒着,就把好端端的东西,要么放坏了,要么没了新鲜劲。
这种习惯,很多人都有,年龄越长越明显。
比方说,买了菠菜,吃的时候,就把叶子有点揉了的,或者小一点的先吃。买了苹果也是,吃的时候,总是挑挑拣拣,哪个有伤先吃哪个。苹果少就不说了,多的话,通常是到最后,连好的也放烂了,不得不扔掉。
记得小时候,每当妈妈让我去园子子里拔点小葱或者生菜,我总是专拣大的拔。
妈妈每次都是拔小的,我问过妈妈为什么?妈妈说,拔小的就等于间苗,留下空隙,好让大的长得更快。我不解,我的理论是拔了大的,小的不是自然会长大吗?妈妈讲不过我,只好说,死丫头不会过日子。
2
如今,貌似会过日子啦,反倒使很多物品成了累赘。
前几天,烤面包,找吐司盒。在吊柜里找出很多早就忘的一干二净的物品,一套玻璃茶具,几个保鲜盒,一个榨汁机,还有杂七杂八一大堆。
有的是当时舍不得用的,比如,玻璃茶具;有的是买东西附带的赠品,比如,保鲜盒。榨汁机是当时一时头脑发热就买了,没用几回就束之高阁了。
后来又添了豆浆机,破壁机,面包机,这机那机一多,厨房摆了一大堆,都没用几回。还要定期清理灰尘,反增加了很多辛劳。
最不解的是,竟然翻出了四个不锈钢餐盘。当年的某一天,突发奇想,家里应该实行分餐制,于是,就买了回来。用了几回,不实用,特别是孩子,总是剩饭剩菜,反倒很浪费。最后,像闹剧一样,分餐制在纷纷扰扰中落下帷幕。
留下四个餐盘,成了那段岁月回忆的见证。看着这四个质量非常好的餐盘,不知如何处置。都说断舍离,哪有那么容易?狠了几回心,还是又放了上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些生活经历。物品有保质期,感情又何尝不是?
3
朋友梅也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她和男朋友相处了三年后分手了。
男朋友有家庭,因妻子出轨从家里搬了出来,认识梅也时,已经搬出一年多了。
男朋友说,他和妻子感情已经破裂,因为财产分割的事,还没有解决,不能马上离婚,让梅也给他点时间。
开始,梅也就劝他,不要什么财产。见劝不动,也就不再劝,心里想着也不会多长时间。
之后,越拖越久,每次再问,男朋友都是那句话,再给他点时间。这一拖就是三年,梅也终于不再等他,提出了分手。
见梅也是认真的,男朋友很快就和妻子办了离婚手续。当他把离婚证放到梅也面前时,梅也没有半点欣喜的反应,因为,等的太久,心里已经被一次次失望填满了。
最终,梅也还是离开了他。
梅也说,她忘不了等待过程中那种无奈和煎熬。
是啊,一颗糖果,如果放的太久,也就不再甜了;即便一件华美霓裳,放久了,穿起来也会暗淡失色;感情也一样,也会过期,再好的感情,过分消耗,也终会变成一个烂苹果。
4
“断舍离”这个词,现在越来越流行。本意是让人们舍弃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提倡极简生活。岂不知,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女性,反倒成了满足消费欲望的手段。
就连吴晓波都感叹说,断舍离,可是给女性找到了花钱的理由,扔了一柜子衣服,没穿的了,再填满一柜子,周而复始。
真是一语道破实情啊。
可是,仔细想想,你是真的需要那么多衣服吗?并不是。有的衣服买回来甚至一回都没穿过,就想扔了。
突然想起贾玲的一个小品,她在里面演一个婆婆,面对儿媳妇十几管口红,她忿忿地说,你有几张嘴啊?
这样的例子,生活里比比皆是,梳妆台上,数不清的瓶瓶罐罐;厨房里,各种各样的锅碗瓢盆;鞋柜里,各种各样的鞋子。其实这些,真正用的,也就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已。
如今,人们一味地追求生活品质,什么都想拥有。这也没错,但前提是,要物有所需,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其实,断舍离,另一种解释应该是,要保持理性消费,可买可不买的物品,坚决不买。
总之,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苹果要新鲜的时候吃。不想吃的苹果,就不要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