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06南药

2018-10-06南药

作者: 海南乐活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19:40 被阅读0次

南药是主产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中药材,为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品种繁多、经济产值总量大、区域性强等鲜明的产业特色。近些年来,南药生产快速发展,种类不断增加,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和效益明显提高,南药已成为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南药绝大多数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我国是南药的主产区和传统种植区,产量和面积均占全世界的90%以上,主产区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利用记载,种植种类有100多种,其中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被称为传统的四大南药。据统计资料、文献记录和实地调查,2014年我国南药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已建立70多个南药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20多种南药药材基地先后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认证。

表1 主产区主要南药品种及种植面积

省区                          主要南药                                                            种植面积(万亩)     

海南    槟榔、益智、砂仁、牛大力、草豆蔻、高良姜、山奈、莪术、姜黄、                155

          胆木、裸花紫珠、降香、白木香、鸦胆子、鸡蛋花、灵芝。

广东    阳春砂、巴戟天、广藿香、广佛手、广陈皮、穿心莲、高良姜、五指毛桃、        200

          山银花、溪黄草、化橘红、白木香、灵芝、广金钱草、芦荟、草珊瑚、鸡骨草。

广西    罗汉果、穿心莲、鸡骨草、莪术、葛根、广豆根、广佛手、鸡血藤、金银花、    125

          田七、山药、猫豆、千斤拔、沙姜、砂仁、天冬、郁金、绞股蓝、泽泻、板蓝根。

云南    草果、三七、砂仁、石斛、诃子、血竭、薏苡、肾茶、美登木、催吐萝芙木、    480

          灯盏花、爪哇白豆蔻、滇重楼、滇龙胆。

福建    仙草、金线兰、山麦冬、薏苡仁、巴戟天、砂仁、太子参、草珊瑚、黄栀子、    107

          山药、厚朴、马蓝、灵芝、雷公藤、穿心莲、泽泻、三叶青、铁皮石斛、多花黄精、

        七叶一枝花、郁金、葛根、白术、甜叶菊、紫苏、南方红豆杉、掌叶覆盆子。

      (二)主要成效

1.种植面积和南药种类不断增加

  上世纪80年代前,南药在我国以零星种植为主。1975年商业部、农林部等发布《关于发展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南药生产逐渐受到重视,开始商业化种植。本世纪后,随着需求大幅增长,南药产业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据统计,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有槟榔、草果;超过10万亩的有砂仁、巴戟天、三七、罗汉果、仙草、白木香、滇龙胆、厚朴等10多种;面积超过1万亩的有益智、化州橘红、山奈、广藿香、广佛手、高良姜、广陈皮、泽泻、石斛、金线兰、葛根、艾纳香、雷公藤、滇重楼、灯盏花、山麦冬等。

表2 主要南药及种植面积

主要南药      种植面积(万亩)      产量(吨)     

槟榔              141.1                        231014

益智              9.21                              9753

砂仁            22.05                              4405

巴戟天            13                              5000

三七                60                              26000

草果              350                              39000

仙草                13                              63000

2.科技支撑与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南药主产区大专院校已设立药用植物学、中药学、药理学、生物医药工程等重点学科,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水平和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主产区陆续成立了南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先后建设了南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立了南药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白木香、三七、石斛等重要或珍稀濒危南药资源1500多份,培育了槟榔、罗汉果、牛大力、三七、仙草、石斛、薏苡、太子参等南药几十个优良品种,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从资源保护到产品开发完整的科研体系。资源保护、种苗繁育、高效栽培和提取加工等新型技术已陆续应用于生产中。

3.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取得较大进展

在主产区相继建立了槟榔、益智、牛大力等70多个南药品种的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其中砂仁、巴戟天、三七等20多种南药的生产基地先后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中药材GAP基地认证。文山三七、徐闻良姜、武平仙草等24个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会陈皮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随着南药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骨干南药种植企业和制药企业,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南药主产区药材加工企业有1000多家,“企业+基地”、“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建设了广东清平、广东普宁、云南菊花园、广西玉林等5个中药材批发市场。形成了大中型中成药加工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云南白药”、“三金”、“玉林”、“天和”、“金嗓子”、“花红”等品牌全国驰名。          (供稿 宴小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06南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n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