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总是这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旁观者的判断很少会得到当局者的赞同。
——付宝贝的荒唐语录
当小A再一次凌晨六点发信息问小B有没有起来,而小B又一次没有回答的时候,小A内心凭空生出一种无奈和愤怒,她觉得有必要和小B好好谈谈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俗话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人的忍耐力都是有限度的。
这个时候,小A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了当的告诉小B:我不想在早起的时候和你一起了,因为你每次都不守时。
第二种就是再给她一次机会,如果她还是起不来的话就是放弃和她一起。
中午她们总算找了个时间,可以面对面交谈了。
小A说:“小B,我想问关于你的早起,你到底还起不起来?”
小B:“我,我肯定起呀。”
小A:“那你早上为什么没有起来?”
小B:“我那不是等着你给我发信息吗?我想着你还没起来,我再晚睡一会儿。”
小A瞪了小B一眼:“我怎么没有给你发?我五点多就给你发信息,问你起了没?你倒好,我都快要走了,才看见你发信息醒了。
我给你发了多少信息?你一个没看到!我真怀疑你睡迷糊了。你知道我六点半我出去的时候我看到你才在洗漱,我是啥感觉吗?我想揍你,真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如果你不是我的朋友,我早就理智的把你给踢出去了,就看在咱们是朋友的份上,所以才感性一把。
“我,我那是没看到,我以为你没给我发信息呢。更何况我感冒了……”
“停,stop!”
小A打断了小B,“姐姐,我不想听到借口,我不管是真的还是什么?我只看结果。
如果不是咱们两个是朋友的话,谁管你早上经历了什么?你自己想想。借口谁不会想?我如果不想早起的话,我有一千个一万个借口不早起。”
我还能不带重样的,每一个都完美的让人无话可说。
“我,我知道了,我下次一定。”小B保证。
“我真希望你能记住。早起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不是你想着和我一起早起,我是不会答应的。你自己的选择,你得负责。”
“我知道了,真的,姐姐我错了。”
谈话到此结束。
其实小A并不清楚小B能不能通过这一次谈话清楚的认识到她的早起不是为了小A而早起的。
小A很清楚,小B不能早起的根本原因有三。
一是小B根本就没有早起的心。她只是觉得别人都早起了,但是她不早起。别人都学习了,都在内卷她,她不起来会感觉惶恐。
二是她从来不感觉早起是她自己的事情。每次都要等着小A发信息问她:起了没?她才会想着小A已经起床了,她得起来。
但一旦某一天她没有收到小A的信息,她就会想着:我要再偷懒一会。她从来没想过她为什么要早起,她总觉得能偷懒一会是一会。
三是小A的监管力度从来不严。很多时候,小B起晚了,起不来了,就会说她的理由。
比如说她感觉自己起来了,但是一睁眼发现自己并没有起来,而是在睡梦中起来;或者是她想起床,但是又怕吵醒了室友,不敢起,结果又睡着了;再或者是早晨没有听见闹钟铃声等等。
小A有很多话都可以怼出去,比如说谁早上不困呢?你听见铃声了,你立马就坐起来。难道不清醒吗?
或者是再怼回去,怕吵醒室友,你天天都早起,该吵醒的早就吵醒了,你怕这一两次有什么用呢?
或者是没听见闹钟,你就多定两个、三个、四个,不是听不见吗,多订几个,总有一个能听见。
但是小A一次也没有说,她只希望小B能够吸取教训,下次别晚起,只怪以前小A太天真,她总希望小B自己能够懂。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你把他打哭。生活的暴击不打在自己身上,是不会有人感觉到痛的。
不过生活是自己的。小A最多是帮小B分析一下她为什么起不来,但是她无法替小B生活。
谈话过后,也无非是两个结果,要么是小B彻底醒悟,二者皆大欢喜。要么是小B执迷不悟,二者共同早起计划就此分裂。
成年人做事只看结果,能走到一起的只有同频率的人,倘若真的行走不到一起,请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谨以此篇告诫自己。
图源网络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