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按照老家的习俗,今日对应的美食是圆羹果或者饭麸果。它们是殊途同归的美食。
搓好的饭麸果圆羹果用米粉制成,饭麸果用则是用七成熟的米饭制作而成。工序不尽相同,口感相似。
在北方,立夏并不是一个被人重视的节日,所食与平日无异。而在我们老家,则家家户户都做圆羹果,吃圆羹果,所不同的,只有里面的配料不同而已。
北方人爱吃面食,所以这里我也没有看见过卖米粉的地方,充其量也是糯米粉。因此,在外很多年,一直没有做过圆羹果,食材和工具让我受了限制。
今日忽心血来潮,决定自己动手做饭麸果,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他们未曾吃过的美食。从某音搜索了一下,果然有教程。
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和艰难,说干就干。
水开后倒入淘洗好的大米,用锅铲轻轻搅动防止锅底粘连。再次开锅后约煮三分钟,此时大米约七分熟,也就是所谓的饭麸,用漏勺捞出饭麸沥干水份,米汤留出备用。
把沥干的饭麸倒入盆中,用擀面杖反复捣,直至饭麸成饭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搓成圆,于是饭麸果的坯就完成了。
接下来准备配菜。
配菜是饭麸果好吃的关键所在。因为饭麸果除了大米本身的味道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味道。一切的其它味觉都来自配菜的赠予。
配菜一般来说,泡发的干香菇,新鲜豌豆,墨鱼丝,油豆腐,咸肉,豆芽,鲜笋丝等等,这几项是它的标配,它涵盖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如今,更多的人都按自己的喜好随意加减配菜,吃得更加随心所欲。
我按照家里现有的食材,加入了东北的干榛蘑,木耳,家乡的油豆腐和咸肉,再放入鲜豌豆。北方没有笋,只能不放。
所有配菜一起炒至断生,加入之前的米汤,再加入适量水,水开后放入饭麸果,十分钟后,饭麸果不会夹生,变得粘牙Q弹。
成品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方之间不同的饮食文化带来的也是不同的味觉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