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知道紫薇树,是一位朋友告诉我的,她指着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里的一棵小树,告诉我说,那棵树很有意思,如果人去挠树干,它的树梢、叶片和花便会马上轻轻晃动起来,好像怕痒一样。
我那时还真去试了一下,果然如此。
那是因为这树的树皮非常光滑,所以挠着光滑的树干,其摩擦引起的震动很容易通过坚硬的枝干传导到顶端的枝叶和花朵,故引起晃动,晃动逐渐积累,幅度会越来越大。尤其是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紫薇树。
这树就是痒痒树,又叫入惊儿树,紫薇树,其特别之处就是树皮越老越光滑。
除此,它的花朵也很有特色。它的花有六片花瓣,轻薄而富有皱褶;花蕊很有意思,有两种不同的雄蕊,在花的中心部位的是给食型花蕊,它是给传粉昆虫提供花粉的,但没有繁殖作用。在外围像爪子一样的,它是用来繁殖的。紫薇花开花看起来大多是一团一团的,让人感觉这跟夏天的太阳挺应景的:灿烂、热烈。而且紫薇花的花期很长,从六月到九月,所以紫薇花又叫百日红。
这么特别、靓丽的紫薇自然就进入了诗人的眼睛。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里曾写“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得人人们纷纷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踩出了小路。而唐朝诗人杜牧,写了一首诗,用了司马迁的这个典故,他是这样写的: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
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一反其念,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极有新意。诗人在此诗中一字不提紫薇,但读者在惊奇之中,可以享受到紫薇的美丽的质感,这样我们充分感觉到紫薇不与群花争春,淡雅高洁的风骨和一枝独秀的品格。
所谓“反常”必须以“合道”为前题,方能构成奇趣。这首被人们誉为咏紫薇诗中的佳作,由于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使人玩味不已,于是,杜牧得到了“杜紫薇”的雅称。
而由紫薇,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唐朝的“紫薇郎”。相传紫薇花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来救苦救难的,它是紫微星在凡间的幻影。在唐代,改中书省为紫微省,因为种植紫薇花,故有“紫薇省”之称。中书令称紫微令,中书舍人称紫微舍人,中书郎就称紫微郎(后世沿其例,称中书郎为紫微郎或紫薇郎)。
而现在我们提到的“紫薇郎”,往往就是专指白居易。白居易曾三写紫薇花:
第一首《紫薇花》——
丝纶阁下文书静,
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微郎。
意思是:我在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在这黄昏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薇花和我这个紫微郎寂然相对。
这里写了“紫薇郎”的寂寞。当时白居易经历了贬谪,但好在只有5年的时间,又被新继位的唐穆宗调回了长安,他做了中书舍人。南开大学教授乔万民评价说:“诗写入直中书,闲暇无事的寂寞。叙当时事,取眼前景,体现了白诗平易晓畅的艺术风格。”
第二首《紫薇花》——
紫薇花对紫微翁,
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
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
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
花堂栏下月明中。
这时白居易是苏州刺史,已经到了53岁。所以他诗的意思是:
我这个曾经的紫微郎已经成了老头,同样对着盛开的紫薇花,但是心境和面貌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紫薇花和我一样,不强求非要在春天盛开,独自在夏天成为独特的风景。
浔阳我的宿舍外面有两棵高大的紫薇树,在长安的时候也在兴善寺当中看过一大丛的紫薇花。
如今,我在苏州的住所,堂前的栅栏外面,一丛紫薇花正盛开在月光下。
虽然植物不是为了人而开花,但它却可以引起人类情感的共鸣。同样盛放的花朵自然也不会懂得人的悲伤,它们只是兀自开放,但看花人却联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自然心情也不一样。
第三首是《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意思是:这一丛暗淡的紫薇花用什么来比喻呢?就好像是浅绿色的灯笼裙配着紫色的帔帛。
我估计元稹看到会喜欢吧,世间很少有能够辨别此花的人。
“微之”是元稹的字。元稹是白居易最好的朋友。两人在公元802年相识,那年他们同时考上科举,一起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831年元稹去世。在这共处的31年间,他和元稹无数次以诗相互应和,两人的感情深厚。
所以当元稹离开长安时,白居易写“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当元稹去世时,他写“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现在看到紫薇,白居易又想起了元稹,但知己难求了。所以白居易说“一丛暗淡”——暗淡的是心境,紫薇花不是粉的就是紫色的,怎么会暗淡呢?只有在暗夜下才会暗淡啊。白居易自比为暗夜当中,无法施展魅力的紫薇花。
而最后一句其实是在说:世间很少有能识货的人啊!只有微之你最懂我!
所以紫薇,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类创造力的呈现。它们不仅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治愈着我们内心。
或许,这就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喜欢种植花花草草的原因,也是植物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