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27601/1d95fabd9784c9e6.jpg)
清晨的我们,在好好休整了一晚上,又精神焕发地从塞维利亚前往著名的世界遗产城市科尔多瓦。我和鹏妈负责去停车场开车,距离很近,开车五分钟,鹏妈硬是开了一个小时,我们其他人在酒店门口死等。不得不吐槽一下移动的国际流量包,坑人无底线——首先屏蔽google map,也就算了,我们用探途和奥维地图替代。其次,关键时刻总是转圈圈,不停的走错路。鹏妈就是在使用这样的国际流量包,导航频频出错,竟把车导入单行道,正在满头大汗之际,交警闪现,吓的鹏妈英语、中文都不会说了,只知道拿出驾照递上去,没想到帅气的交警直接摆手,根本不接驾照,而是指挥着车倒出单行道,没有罚款斥责,只有热情帮忙。这让我们对西班牙交警的好感大增,不会因为我们是外国人吧!下意识对比了一下国内交警的工作作风。
来到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附近,没有停车位,真是让人着急,转了两圈,终于发现有一辆车要走,停下来等。这时,走过来一个像中东地区模样的妇女,旁边跟着个小女孩,比划着让我们停车,刚锁好车,一只小手伸过来。哇~~竟然要小费,坚决抵制!当我的眼神触到小女孩大大的、可怜巴巴的眼睛时,怎么也不忍心拒绝。虽然内心强烈抵制这种行为,可母爱泛滥,无法控制,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性,大方地给了两欧。唉~~~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7601/264480027c1dbe30.jpg)
顺着人流来到科尔多瓦清真寺,它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科尔多瓦市中心,大门右手边是百花巷,背对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古罗马桥,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逛了,留个念想吧。这个具有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风格的清真寺,建于八世纪,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心里,是仅次于麦加和耶路撒冷的朝圣之地。最初穆斯林占领了科尔多瓦,改建了当时西哥特人天主教会的一半,而后基督徒收复失地,又重新使清真寺变为教堂。在十六世纪初,阿隆索·曼里克主教要主持该清真寺的改建工程,后来遭到卡洛斯国王的制止,正因为这次及时制止,这座伊斯兰教的大清真寺才得以保全,并因此而成为一座使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并存的特殊建筑物,也成为了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错过了上午8-9点的免费时段,只能购买门票了,一张八欧的门票,因建筑外观和内部带给我们的震撼,变得超值。清真寺平面为长方形,北面大殿为主要建筑,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12米,殿内装饰华丽,有间距不到3米的18排柱子,按南北轴线方向排列,柱为古典式,高3米,上承两层重叠的马蹄形卷,用红砖和白云石交替砌成。石柱密布,如同柱林,穆罕默德·伊克巴勒这样描述列柱大厅:“数不清的柱子,就像是叙利亚绿洲里层叠的森林”。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7601/93aa0ab1b69dd6cf.jpg)
圣龛前是国王礼拜处,上面是复合卷的形式,勾连缠绕、复杂至极的雕刻和纹饰,设计精巧、光影交错的雄伟殿堂,都是在别处见不到。两种宗教文化的结合有一种混搭感,眼前的墙是伊斯兰风格的马蹄拱门,回首看到基督教的祈祷室里圣人雕塑;从层层叠叠的伊斯兰石柱向里面走,是文艺复兴式的大教堂和华贵的巴洛克雕饰的唱诗班座椅,有一种穿行于两种文化、两种信仰、两个民族非凡体验。是不是人们的包容性比原来强了?让本不相干的文化可以如此完美兼容,让截然不同的信仰可以如此水乳交融,让相互恶斗的民族可以如此和谐共存,这一切的平和也让建筑风格看起来不再突兀。神奇的清真寺,神奇的大教堂,连接融合共存,毫无违和感,值得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7601/f1101a4f544dc91b.jpg)
参观清真寺,一个小时绰绰有余。走在科瓦多尔的小巷里,也是别有一番风景。寻找到网红餐馆,已座无虚席,只好在旁边一家冷清的饭馆就餐,果然味道一般。就餐过程中遇到一家三口,起先孩子在婴儿车里睡觉,爸爸妈妈在吃饭,一会儿宝宝醒来,妈妈抱起来递给爸爸,吃饭的整个过程中,爸爸单手抱着孩子,一边哄宝宝,一边吃饭,让我们这些妈妈们感叹不已!当面夸赞这个帅哥:good father。对我们这四个孩子的爸爸,就啥也不说了!
最初的计划是在科尔多瓦住一晚,可是整个行程的节奏都往后拖。吃完午饭,继续赶往马德里,一路顺畅,翻山越岭,车速大于130迈,西班牙人的热情狂野可窥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