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比较忙乱,操心,事多。于是心浮气躁,连每晚必写的阳光日记也停了,对自己说:“明天再补上。”明日复明日,一下子就三天下去了。今早5点30起来,打开日记本,看着那一个个日期发呆,周三有什么事来着?想不起来。周四呢?周五呢?惊恐地发现,一片空白。原以为不会忘记的事,竟然这么快就想不起来了!我仿佛看到老年痴呆在向我招手,微笑。
惊恐过后,静下来,去床头柜上找到我的笔记本,上边有简单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看着那简单的语句,遗忘的记忆瞬间被激活。哦~~~,原来,那天是这件事比较有意思。于是,当时的主要场景便活了过来。我就赶快把它补记到日记本上去。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是对当时情形的复原,有多少是我当下的建构,不得而知。至少,我以为,是有百分之九十的。
这件事,让我很好地意识到:人,是生活在记忆中的。当我想不起来这三天的事时,我觉得那段时间是一片空白,破旧灰败,了无生机;时间去哪儿了呢?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当我想起来时,它刹那鲜活了起来。所以,还是要写点什么,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
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对记忆有了更深的理解。瞬时记忆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转瞬即逝,实际上它也没有消逝,而是沉入到了潜意识中,一旦被外物触发,就会激活再现。当注意到瞬时记忆中的某些内容时,这些内容就转入了短时记忆,如果再加以注意,就转入了长时记忆。而表象作为记忆中的特殊的一类,它具有可操作性,片断性,不连续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