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由于混元珠无法自身控制阴阳平衡,元始天尊将混元珠炼成灵珠和魔丸,其中,魔丸会带来危害。故而,元始天尊意欲让太乙真人将灵珠投放入李靖夫人的肚子里,生出哪吒,等三年后,让哪吒摧毁魔丸。申公豹从中捣鬼,将魔丸与灵珠掉包,魔丸变成哪吒,灵珠变成敖丙。哪吒和敖丙天生善恶相异,其原生家庭也善恶相异。善恶如何进行平衡,实现和谐?这是元始天尊的法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哪吒和敖丙是如何与他们内心的善恶和世俗的偏见作斗争,获得救赎?
1.接受的力量
迫于天命和百姓的压力,哪吒一直被父母和太乙真人关在家里。小时候,一个小妹妹要与天真的哪吒踢毽子时,家人认为哪吒会伤害妹妹,赶紧带走了她,并对哪吒喊出:“妖怪”二字。这两个字和家人的行为,让哪吒认同了自己的邪恶身份。哪吒明明渴望被接受和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索性做出一系列恶作剧的行为,将自己隔离为孤独和沮丧。其实,哪吒是在喊:“我需要和朋友玩耍的快乐,我需要朋友陪伴的温暖,我需要大家喜欢我,我需要爸爸妈妈陪我玩、爱我……”
所幸的是,哪吒的父母还有着为人父母对孩子天然的爱,能接受天命给予哪吒的恶,能看到哪吒的孤独,不愿意哪吒沉浸在自暴自弃中浑浑噩噩过一生。于是,李靖拿到换命符,决定用自己的命换取哪吒能躲过天劫,活下去。
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是一个知善恶、有爱心、轻松、可爱,又有点人性中小癖好所致的缺点的人,就像我们身边一位亲切的长辈。
申公豹告知哪吒,他是魔丸,注定要被毁灭的真相时,哪吒一怒之下,扔掉了乾坤圈,释放了魔性。当李靖一命换命救哪吒时,哪吒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接受,这份接受让哪吒迸发出驯服自己的魔性的动力。被乾坤圈锁住,就不能发挥魔丸的力量;丢掉乾坤圈,有可能魔性太强,失去意识,不能控制自己。于是,哪吒将乾坤圈从脖子上解下,戴在了手腕上。从这里,我看出,父母的爱、全然接纳和相信,能真正激发出孩子解决问题的力量和自律,而因恐惧产生的控制,只会带来孩子各种各样的反抗。
反观敖丙,虽由代表善的灵珠所变,在心怀愤恨、不满的父亲和师傅的教导下;在暴露龙族身份后,被世人口中的“妖怪”刺激,最终让恶占据了内心,失去自我。龙王和申公豹都不接受自己的身份,也不接受敖丙的身份,希望通过改变敖丙的异族身份来实现内心的和谐。他们不知道,一个人不能通过操控来改变另一个人,一个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另一个人,如果这种影响能触动到另一个人的内心,他才有可能自愿改变。
2.外在的评判
从哪吒和敖丙的成长中,可以看出,外界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以至成年后,我们长成了申公豹,用“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的限制性信念将自己困住。深究其原因,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接受孩子的选择,不能接受孩子的感受,不能接受孩子完全不按父母的意志生活,有意或无意地否定孩子,让孩子不断有挫败感,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自爱和自尊,总是需要通过外在的评价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3.选择“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和敖丙经历的友谊和歧视,就像我们人生中的美好和痛苦,最后都化为了成长的力量。如果父母总希望用爱的外衣,为孩子“遮风挡雨”,只能让孩子活出一个“二手”的人生。魔丸变成的哪吒,在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下,变成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人,拥有了选择“是魔是仙”的自由。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成长为一个心理上真正的成年人,提升为人父母的能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却是父母处理这些问题的态度。是只寻求短期里让孩子听话的方法?还是寻求能培养一个未来具备照顾自己人生能力的孩子?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的大环境,就像哪吒的父母无法改变哪吒是灵珠还是魔丸转世。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才是破除当前困境的最好方法。通过学习,父母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中对孩子能力培养的缺失,而不是陷在“没有办法,我们也是被逼无奈”的困境里挣扎。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愿意费力去成长。殊不知,卡在问题里,是一件辛苦又没有希望的死循环。
真正的接受不是认命的沉重,而是看清现状后,自己积极地去改变的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