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是一枝芦苇

人是一枝芦苇

作者: 一叶扁舟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08:06 被阅读0次

人只是一枝芦苇,是自然界里面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这句话出自帕斯卡的《思想录》,帕斯卡是法国哲学家,最著名的是以赌注论证上帝的存在

帕斯卡认为 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人的思想

人处于两个无限之间

记得前一阵看过一个视频,印象很深刻,一个女士躺在一片草地上,然后镜头从她身上往上拉向草地,球场,街道城市,地球,星系,星系群,一直拉大无限大的宇宙,然后突然停在了人类认知到的宇宙极大处,然后反向依次拉回 到女士身上,又从拉进 眼睛,机体,细胞,分子,原子,夸克,又停在当下人类认知到的极小处。然后再次反向拉回。

以更大的视角,有限的一切一定会消失在无限之中,人用思想去探讨地球,太阳,最后整个宇宙也会消失在无限之中,成为纯粹的虚无,从大的角度看,就是无限大。

以更小的视角,最小的生物也有它组成的各个部分,一直到原子,最后发现原子内部也有如宇宙般无限的情况,无穷无尽,最终也会归于虚无,无法达到“究竟”的真相

人是渺小而脆弱的,以上面的观点看,空间,时间都是无限的,万物都来自于空无,消失于无限,我们从不了解事物真正的本质,我们只看到他某一阶段的表象而已。

消遣无济于事

当面对真实而无力的时候,就会产生消遣,在帕斯卡那个时代的社会,很多中上层的人喜欢消遣,只是为了消遣,玩乐本身。

消遣在法文中的意思 就是 转移你的目标,或者说杀时间,所以消遣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选择消遣的根本原因

帕斯卡认为:一个人消遣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孤独

他说:世界上所有不快乐都来自于人类没有明白要安静的待在房间里,而孤独之所以带来恐惧,是因为人在孤独中必需要面临赤裸裸的自我,,因此人类不断寻求各种引人着迷的活动,借此逃避对自己的思考,企图遗忘自己。

人为什么无法忍受对自身的思考?

因为人在这里看到自身存在的绝望,像无聊,忧郁,悲伤,愁苦,恼怒等在你单独存在的一刹那全部清晰起来。人就会感觉到 自身的空无,孤独,软弱,缺失。知道有一种深沉的威胁重重压在人身上,因为人最终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

人所知道的一切就是自己将来一定会死,但对于无法逃避的死亡,所知又极为有限。所以人类是世界中最脆弱的东西,,而且必须以漫不经心地奔向死亡的深渊,所以只好以这种消遣方式改变注意力的焦点。使你心有旁骛,就不要去面对严肃的问题。

人类悲惨而伟大

从以上看,人是悲惨的生物,但人类也有伟大的一面

正如帕斯卡所说,人类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知道自己的悲惨,愁苦,一棵树不知道自己的悲惨,而人类的伟大是因为知道自己是悲惨的。

他说:人类既非天使,也非野兽。而不幸的是,任何一心想扮演天使的人,都会表现的像野兽一样。

人类想要成为伟大,却看到自己的渺小;想要快乐,却看到自己的不幸;想要完美无缺,却看到自己的极度不完美。

帕斯卡的解决方案

帕斯卡提出了三层次的观念:人有感觉与理智,两者存在不完备,所以有第三层次,“心灵”

心灵有它的理由,但不是理性所能理解的。

“心灵”这个词很难说得清楚,它的作用可以称为人的直观(或者直觉)、人的直接体验或是一种慈悲善良的心,它可以提供理智所无法提供的第一个原理,这是人的一种特殊能力

简单来说,你看不到,听不到,这是感觉方面的限制;你想不通,懂不了,这是理智方面的限制;但是你又直接体验到,应该这一切有一个最后的根源。你是如何体验到的呢?我们就称为“心”的作用。

帕斯卡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是要了解人除了身体的感觉与理智的思想之外,还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笼统来说可以称作“直观”,就是要靠个人的体验,它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心灵的层次,就是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出一种与别人相通的同理心,与神相通的信仰。

放下哲学

在思想方面,帕斯卡进一步说明对于这种悲惨,人似乎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怀疑论”,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甚至连怀疑论这个命题也是不确定的;另外一种是“独断论”,就是没有任何根据,只能下断语,找不到可靠的理由。真不知道是谁把人类置于这样的处境?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帕斯卡来说: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信仰铺路,承认信仰的必要性,他强调如果没有上帝的话,人类会存在于不确定之中,但是上帝的福音可以解开人类的存在之谜与人类存在的各种矛盾。所以只有两个选择,或是选择上帝,或者选择虚无。所以有了著名的赌注论。

他认为:“只有在理性上谦逊、臣服,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由于理性的彻底失败,使得理智必须自我扬弃。

最后帕斯卡说:“人的理智只能了解我们在自身中无法找到真理,无法发现幸福。虽然许多哲学家允诺过这些,他们却无法实现这个诺言。所以,放弃哲学是哲学思维合法的终结,嘲讽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思维。

人是一支芦苇,微小而脆弱,但是它也会摇曳在风中,沐浴在阳光里,它是会思考的芦苇,即便是短暂的存在,它也要把根扎的很深。

——部分摘自《西方哲学课》

相关文章

  • 人是一枝芦苇

    人只是一枝芦苇,是自然界里面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这句话出自帕斯卡的《思想录》,帕斯卡是法国哲学家...

  • 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思路决定出路”,等等,都说明一个人拥有好的思路和思维,是多么重要。 然而,一个的思路和...

  • 思想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此语正中我心意。人是脆弱的,脆弱得犹如水边的一枝芦苇,风一大便会折去...

  • 父亲的快乐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仼何东西都能置它...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 周国平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

  • 《人与永恒》读书摘抄

    1.人这脆弱的芦苇是需要把另一枝芦苇想象成自己的根的。 2.人在失去较差的之时,就去创造较好的。进步是逼出来的。 ...

  • 书,与灵魂

    “人是一枝有思考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 人是一个有思想的灵魂,所以他的生命是高贵的。 ...

  • 风中的吉他

    “老师,人为什么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我不能接受我是芦苇?” “地球已经存在了40多亿年,地球绕银河系也要2....

  • 为建巢而忙碌的斑文鸟

    斑文鸟非常勤快,不停地飞到芦苇枝上,它又短又粗的小嘴把芦苇花穗扯下一枝来,衔着飞走。正劳作着的它并没有避开人的心思...

  • 人是思想的芦苇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感 梦泽祥云 当我终于看完《教师的五重境界》的最后一篇《这一生,至少当一次教育的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是一枝芦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bn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