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仼何东西都能置它于死地。可是,即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是有一个会思想的灵魂。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他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但我觉得他是快乐的,他的快乐常常感染着我与我的家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是我们的神,他是万能的。虽然父亲并没有为我们家创造出令人炫耀的巨额财富,但至少他让我们在那个年代感到家底殷实,为吃穿少去了许多无谓的烦恼。从父亲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快乐、善良、坚忍、朴实、创造、善解人意、体贴与包容等。
小时候对父亲的依赖更不必说,我们姐弟三个生病了总是让父亲陪着去看医生,签家长意见也从来都是父亲,更放肆的是成绩考砸了也敢对父亲直言不讳。别人都有重男轻女之嫌,在父亲的眼中,女孩男孩都一样。春节时,我们家张贴的对联常常是父亲的书写,我的创意。记忆中每年春节前夕,父亲便让我把自己的心愿融入到对联中,然后他挥笔写就,说也奇怪,上天似乎特别怜悯我们父女这对苦心人,我也总能在新的一年里如愿以偿。还记得有一年,我的文章开始见诸于报端,于是,春节期间我为了在下一年发表更好的文章而许愿,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一手捕捉天下事,全心服务地上人。横批是:再展宏图。谁也没想到,在当年我竟文思如泉涌,写出了许多佳作,而且竟连连获奖。可见,人的高贵与否,在于他有无灵魂生活。
想起在娘家生活时的幕幕往事,自然也少不了母亲的故事,我的母亲是一个大大方方,全无小家子气的人,她用过的东西常常不是有条有理的,而是乱丢乱放一气,等用时却又不知去处,因此,父亲能工巧匠般的手艺,又恰巧在这里得以展示。记得有几次母亲纳鞋底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拔针的钳子,父亲便拿出一根不长的钢筋棍,三下五除二一一扭一砸,一把造型简单别致,方便实用的钳子立刻从父亲的手中闪亮面世,母亲也常常在冬天暖和的阳光下,拿着父亲的作品一一钳子纳起鞋底,同龄人,长辈人见了也对父亲的手艺夸之又夸,同时还夸我的母亲好有福气。母亲对生活中的琐事这般没条没理,父亲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互补!
在这种情况下,我出奇地体谅父亲,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印象中就是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父亲也常常用《红灯记》中铁梅的话来教育我:好比说爹爹身担千斤重,丽红(我乳名)你应该担上八百斤。我当然记得,我最初的文学素养,人格品质就是父亲这样培养出来的。
后来,我出嫁了。对父亲的崇拜使我对丈夫的要求愈加严格,因此,我的婚姻生活很不如愿,那段痛苦而又艰难的日子,父亲告诉我要坚忍,要宽容,要快乐,要学会顺着天意做事,逆着个性做人。人生事十有八九不顺心,对待生活应该学会平心静气。我终于走出了情感的低谷,看着我的生活又进入寻常人的规道,简单快乐地生活着,父亲的脸上又充满了慈祥的生机。
若干年过去了,我时常会想起和父亲共处的时光,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我时常在思考: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感,大家都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外边的世界,从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了。学会在平庸的背影下,把自己的灵魂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闪现出动人的光彩,这是我从父亲的快乐中学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