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断断续续看了两三个月才在前两天看完。
没看之前对于它的理解仅限一句话: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看完以后与我而言,说真的,对与这句话的理解和关注并没有太多。同时也觉得如果单单以这句话作为这个作品的代表是不太能表达整本书的内容和传达文章主题的。
当然,整本书我看得断断续续,很多细节也看得不够仔细 ,但我还是想以我所吸收到的东西来谈谈我的理解。
我觉得文章里方鸿渐、孙柔嘉、苏小姐、赵辛楣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一生其实是代表了中国社会很普遍的大众关系网络和一生,他们的命运和结局就是大多数人的结局,平平淡淡按照约定俗成的社会需要完成他们的每一个阶段。
可能没有特意想进去婚姻这个围城,但时间到了就进去了,当然这个进去的举动是由多方面力量促成的。
但我确实说实话,没有太多感觉到进去的这个人有多强烈的主观意愿说“想进去”。而进去以后,他们的婚姻也确实因为各种琐碎争吵不断,但我又确实没有感觉到方鸿渐明确的“想出来”的愿望。
让我感觉到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忍受,而且有时候我会感觉与他而言,甚至不是忍受,“忍受”只是作为读者的我们感受到的,与他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接受。所以我常常在想我们作为旁观者的同情和不需要负责任的“鼓动”是一种恶,还是他们作为局内人的忍耐和对平凡的接受是一种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