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卡卡读书”。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孩子是“小大人”一定是好事吗?
点击保存高清大图 方便学习分享1
现在有些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锻炼”孩子,让孩子在家里又是扫地又是洗碗,甚至反过来照顾父母长辈,总之干一些大人的事儿。
这些父母认为,自己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们最喜欢听到的话,就是别人夸自己孩子是“小大人”,并为此沾沾自喜。
那问题就来了:这种让孩子承担过多责任,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的教育方法,真的正确吗?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孩子能够承担少量的家庭事务是好事,但过多的家庭责任反而会让孩子忽视自我需求,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为价值,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伤害自己。
2
心理学上把这种过度付出和讨好的性格称为“共依存人格”,它源于酗酒或吸毒者的陪伴人。
这类人一般以“拯救别人”为己任,却容易让自己的生活脱离轨道。比如有的妻子为了让丈夫戒酒,不仅无条件容忍丈夫醉酒后的过激行为,甚至陪着丈夫一起酗酒。
这种情况在小孩身上同样可能发生。当孩子在不懂得拒绝的时候,被施加过多责任,或被提出过分要求,他们只能不断地去完成。
时间一长,这些孩子会习惯性地把家庭责任作为自身需求,本能地帮助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甚至乐在其中。
对家庭来说,有共依存倾向的孩子在小时候会显得非常体贴懂事,分担父母很多压力,比如承担日常家务,照顾醉酒的父母,奉养长辈等。父母不在时候,他们甚至能默默撑起家庭,变成家里的“小大人”。
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共依存人格反而会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因为在家庭和学校中,共依存倾向在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下是一种乖巧听话的表现。
但在孩子成年进入社会后,这种乖巧和顺从在同事和异性那里则有可能让他们变成“好好先生”。别人可能利用这种不懂拒绝的个性,不断索取,提出过分要求,最后造成伤害。
比如最近沉寂多年回归歌坛的张韶涵。她年幼时被父亲抛弃,和母亲相依为命,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兼职多份工作养家。
后来她事业有成,对母亲的照顾越来越多。母亲开始索取无度,甚至为了控制她的收入到处散布女儿的谣言,彻底毁了张韶涵的事业。
按道理来说,张韶涵从小照顾家庭,母亲应该心存感激。可正因为这种长时间的过度付出,让母亲没有节制,不断提出无理要求,最后给自己造成伤害。
3
所以说,在应该无忧无虑的年代,不要让孩子承担过多责任。只有先进行自我界定,才能够分清界限,明确自己在家庭、职场乃至社会的责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
先有个人,再有家庭。孩子不是家庭的从属,也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虽然是父母的孩子,但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都是平等的。孩子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没有谁能以家庭的名义命令其他人。
对于父母来说,不能抱着指挥命令的心态,而要用商量和沟通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让他们在看到家庭之前,先看到自己。
帮助孩子建立家庭责任感时,不仅告诉孩子,责任是家庭的期待,更是自身需要。例如请孩子扫地时,不能简单地说:“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扫地”,而可以强调:“扫地会让你掌握一些新的生活技能,使你变得更加勤劳,成长更快”。
也许你会问,如果孩子总不愿意承担责任,拒绝家庭事务,那要怎么办?这时你可以适当地“讨价还价”。
比如孩子不愿意扫客厅,可以让他打扫自己的房间。如果连打扫房间也不愿意,可以只整理一下玩具。总之要让孩子认识到,责任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自己应该独立判断,而不是盲目顺从。
其次是要鼓励孩子表达需求。
孩子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有时甚至稀奇古怪。可正是些天马星空的想法,构成孩子的自我界定。
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需求并加以引导。比如有的爸爸在出差时,会假装严肃地对孩子说:“爸爸出差了,你可要照顾好妈妈哦!”这类要求就有些不合理。
其实爸爸妈妈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引导孩子。还是刚才那个例子,爸爸可以问孩子:“爸爸不在的时候,要怎么做,才能配合你保护我们的家呀?”
有的孩子会提合理需求,比如“爸爸早点回来”“爸爸回来以后去吃一顿大餐”,这都可以接受。当然也有一些不合理的需求,例如“给我很多钱”甚至“我才不想保护家庭”。了解到这类不合理想法,爸爸妈妈也能看到问题,提前做好引导教育。
最后是避免懒惰,切实承担责任。
有时候,父母并非有意让孩子承担家庭压力。例如偶尔不想洗碗,让孩子代劳,结果洗碗成了“例行公事”。或者家长时不时出差应酬,给孩子的陪伴少,喝酒后醉醺醺地回家,反过来还要被孩子们照顾。
有的人会觉得,虽然为人父母,但平时工作的确很忙,生活压力大,这些情况多少可以理解。可对孩子来说,正是这些容易忽视的地方导致孩子被冷落,不得不承担起很多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
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有没有无意中将责任转嫁给孩子。比如孩子希望爸爸带他出去玩一会儿,有的父亲却因此大倒苦水,说自己工作压力多大,收入低,上要伺候爷爷奶奶,下面还得照顾孩子。
这就在无形中把大人的压力传导到孩子身上了,孩子往往会形成这样的想法:“我不能玩是因为家庭压力很大。如果要玩,我就必须帮助父母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想法看似很“懂事”,可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偏向家庭,偏向集体,掩盖自身需求的共依存倾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还是要尽量分清责任,让孩子在家庭中承担有限的事务。他们毕竟是独立个体,终究要离开父母到社会中去历练打拼。
只有让他们先建立自我认知,明确自身需求,才能在走出家庭后更好地保护自己,承担集体乃至社会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