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重拾)写作?
期初报名参加趁早写作营,完全出于生命在于折腾这股内耗劲儿。
当我打开简书,发现上一次认真留痕的时间恰恰在三年前的今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凡事提起一股劲的时候,我比鲁智深都有干劲!可接下来的三年,我的思想蔫儿得毫无逻辑毫无输出可言,一度怀疑那些行云流水的文字是在清醒还是酒后码出来的。
现在为什么又开始重拾写作了?但凡在体制内被八股文折磨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灵魂拷问:我所写即我所想吗?时间久了,思维变得迟钝虚伪,只有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才会行文。
这不是我想留在世上的痕迹。
我想做一个真实的人。
回想高考填报志愿时,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古汉语文学。我是多爱咬文嚼字啊!阅读和写作,正如输入输出一样顺其自然。在他人的文字逻辑中,我是自由的,因为可以天马行空地揣测臆想。在自己的码字过程里,我也是自由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从声色到成熟,从啰嗦到精炼,这是一个美妙如饭菜成熟的过程。
我要写什么?
报名时的一股脑热,当然参加众多趁早营时都有这样的热情,觉得自己可以更好、可以超越现在的自己,我并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到底要成文于何处?厌倦营销号千篇一律的标题党蹭热点走流量的文章,就没有了转化经济效益的内生动力,也没有写惊天小说的雄心壮志,把脑海中被快餐文化麻痹的文字灵感呼唤出来,从一花一草、一事一人、一猫一狗、一饭一菜、一书一影里,把思维提炼成文字,哪怕只是生活杂文,也是极好的。年前寻思着把自己的厨艺转化为菜谱,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记录即是开端。
我要如何完成这部作品?
生活实录,可以给这部作品暂定这样一个名字。做踏实的人,写真实的文字,清洗麻痹的大脑,先从输入开始吧。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一篇好文章必定是言之有物的,会有一个好的开头,好的立意,还会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在自身输不足的前提下,从书评、从笔记、从感想开始,好书就像养料,思绪会被滋养生根发芽。
当然,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码字时间,都是进入心流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时刻,每天晚上在亲子、锻炼时间之后,有足够的时间留给自己沉下心来写作。
我要在多久内写完它?
百日营只是一个相互扶持或者说监督的开始,打卡只是以强制约束的方式帮助人养成习惯,坚持必须变得有意义。简而言之,在第一个百日里,输出成为习惯,作为庚子年杂记的开端。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所处的世道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磨炼,这是一个最坏的也是最好的时代。努力做一个积极正向的人,让我所有的努力都留下痕迹。
有时候,一个努力的假相的确可以帮我赢得别人的羡慕,但是,最好的做法,仍然是表里如一的努力,就算需要这个假相,也务必要做到清醒,否则,人就会活到迷梦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