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是工匠精神(13/365)

什么是工匠精神(13/365)

作者: 萧晓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23:35 被阅读0次

    今天看《晓松奇谈》,听高晓松讲起日本的匠人。

    一个米其林大厨,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炸天妇罗。工作五十多年,每天都在琢磨精进的方法,如何调好要用的油,如何选择原材料,要做一些什么尝试才能让料理更美味,等等。

    日本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匠人,一辈子就专注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到极致。不追求把店面扩大,不追求更多的顾客、更大的名声,只是默默的把手里的这件事做好一点,再好一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手中活,50年过去了,日本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还在做着五十年那同一件事,当别人问起的时候,他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呀,五十年感觉一眨眼就过去了!

    除了专注之外,匠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常怀敬畏之心。一个炸了一辈子天妇罗的大厨,对于炸天妇罗这件事情是非常敬畏的。一个非常美丽的年轻女孩,跟着大师学了两个礼拜,就上手操作,结果当然是失败了,大师大发雷霆。在大师的眼里,料理人应该对手里的食材有敬畏之心:因为一条鱼花费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才存活下来,而渔民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才把鱼捞上来,运输的工人又费尽心机把鱼鲜活的运过来,如果料理人随随便便对待这条鱼,那么就是对这条鱼、渔民、以及运输工人的劳动成果极大的不尊重。

    同样的,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例子。伟大的摄影师,从来摄像机不离手,工作的时候要自己拿着,不工作的时候也要自己拿着,甚至吃饭的时候也一只手拿着摄像机。杰出的音乐人会很爱惜自己的琴,就连聊天的时候也在不停地擦琴弦。

    对于匠人来说,那所做的那件事情,在他眼里不仅仅是一件事,而是他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投入多大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不过分,而无论做过多少次还是永远保持一颗敬畏的心。

    高晓松讲到这里,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以前在老家种田的时候,别人家的田地亩产一般在800斤左右,而我们家,从来没有少于过1000斤。有的年份干旱没有水,田里的禾苗眼看要枯死了,父亲会整夜整夜不睡觉,到河沟里去守着那一点点浸出来的地下水,然后抽到田里去解救那些禾苗。即使亩产比绝大多数的人家要高,每次收割完他还是会去田里拾起那些掉在地上的稻穗,拿回家自己把谷粒脱下来。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正在晾晒的谷粒弄撒到泥沙里了,我妈看到之后骂了我一顿,她说:你知道这些稻谷有多么不容易才能成为今天的样子吗,这里面凝结了你爸爸多少的心血,你怎么能这样糟蹋!

    我当时不解,我觉得亩产800斤和1000斤,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多出来的200斤多换的钱也做不了什么,反倒要多付出很多很多的心血;而且,对于农民来说,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稻谷,浪费一点也没啥。

    现在我明白了,那就是工匠精神吧。虽然我的父亲实际上种田的时间就那么几年,但是当他真正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他是专注在这件事上面,而且对这件事是怀有敬畏之心的。所以虽然他的经验也不比别人多,但是事情却做得别人好。在其他的事情上,他一直都是这样给我做出榜样的。

    反观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我对待自己的工作是非常的专注和敬畏的:公司可以上外网,而且不显示使用任何的软件,但是我三年多从来没在公司电脑上安装过QQ等聊天工具,上班时间除了查资料从来不上外网,每当遇到技术难题我吃饭和走路都在琢磨,琢磨不明白就晚上加班查资料、看文档、向各路大神求助。对于我自己交付出去的每一份文档,我都是仔细再三的检查,我的交付只在很少很少的时候出过错,从来没有接到过客户的投诉。

    但是这个情况在后来慢慢的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我变得懒惰,变得有点“老油条”。有的时候上班时间纯粹在摸鱼,有的时候做事情是为了完成任务。我感觉以前我身上所具备的一点点的工匠精神现在已经消失殆尽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都习惯了快餐式的生活,匠人越来越少,工匠精神也是稀缺。我虽然成为不了一个匠人,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身上能有一些工匠的精神,能帮助我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的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工匠精神(13/3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jl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