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思考》让心理沙盘单品之路更加坚定
最近在读《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虽未读完,但受益颇多。
现在读到“思考脑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虽然小小的一节,从一个星期前就在读,出差路上也在思考其中的字眼,我觉得收获很大。
三年前聚焦心理沙盘上,受周围老师与同行的启发居多,但是《慢思考》让我找到聚焦的理论根源。
多任务并行的处理模式,在当前追多求快的互联网环境下,好像成为一种风尚。但是这种模式,耗费大量资源并带来效率低下,还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
今早微信朋友圈与微博发出“没有人是多面手,所有工作都需要一个个做。做企业或产品,为什么聚焦的原因应该在这里。”,“另外,那些头衔身份一大把的专家,远不如只有一个头衔的人更具穿透力,也是这个原因吧”。这是慢思考给自己带来的思考。
从产品聚焦到心理沙盘后,我们所获得的知名度与同行及客户的尊敬,相比三年前不知高了多少倍。心理沙盘这条路,我想还可以更深入地走下去,正如在李守龙心理博客日记中《创意碰出“心理沙盘生理监测系统”》,同行基于对我们的认可提出合作意向,于是围绕心理沙盘的创意出现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聚焦心理沙盘单品吧。如果像以往那样,什么都搞,提出所谓的心理设备“一站式服务”,苦逼的只能是自己。
慢思考跟当下我对所谓的心理专家(砖家)的观察分析高度吻合,即头衔越多的,往往是行业中的混子,只有1-2个头衔的人,往往才是真正有实力的,也是让人尊敬的。这也是聚焦理论的展现吧。
小师妹私下说,工作这么多年,还在不断学习,更重要的是还没有放下心理学,而自己的工作跟心理学不搭界。其实我很想跟她说,要么放弃心理学,要么放弃当前的工作,十年后你会感谢自己现在的决定。心理学的庞杂,局外人看不透,局中人迷瞪瞪。混迹这个圈子几十年的老江湖,都不断给自己扣帽子、定义更多身份,何况脆弱的年轻人。
读《慢思考》让心理沙盘单品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撑,也将心理沙盘上升为战略的高度。
【心理沙盘李守龙创业日记总第711篇,2019-1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