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浣花溪的诗歌大道

浣花溪的诗歌大道

作者: 深深的海洋 | 来源:发表于2023-12-12 09:54 被阅读0次

    浣花溪的诗歌大道

        2023.12.13

        2005年12月,成都浣花溪公园里落成了一条诗歌大道,是一条以诗歌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道。从中国三千年诗歌长河浪花中选取了一百多朵绚丽夺目的诗花和两百多位著名诗人,连同生卒年代镌刻在坚硬的花冈石大道上。过去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景观,2009年初次见到时即被震撼到了。

        诗歌大道起于浣花溪公园南大门的雕塑“源泉”,终于草堂南门外屈原、杜甫、李白巨型雕塑。大道上以我国三千年诗歌为主线,按年代由清推至先秦,直达楚辞诗经源。从战国时代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至近代的众多名诗名句,蔚为大观。其中重点选择了清代以前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两百余位诗人的名诗句,构成宽阔的长200余米的诗歌大道。漫步其间,会不由自主被中国诗歌的魅力所濡染,人们的诗意诗情会油然而起。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成都,是有深厚诗蕴的诗歌之城,悠然雅致、从容闲适的环境催生着诗歌生长,自古以来,都曾是中华诗歌重地,许多诗歌巨匠都与成都结缘,并留下一批脍炙人口的千古诗篇。诗歌大道是成都的首创,是成都的骄傲。成都本身有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从古代到现代,历代都有很重要的诗人,历史上也有不少著名诗人生活在成都。他们在成都文化的浸润下,写出了不少传世的诗篇。历史证明,成都有良好的诗歌氛围,是诗歌的土壤。

        诗圣杜甫是诗歌中心的“起笔”,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诗圣文化园和唐风街构成了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的4大版块,在浣花溪公园的河畔和山上,还分布有诗歌典故园及诗歌意境小园景。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诗人,他广泛师法前代及同时期诗人,可谓“集大成”。而唐以后的历代诗人,无不深受杜甫影响。

        公园的南大门矗立着华夏古今第一鼎的文化源泉鼎。源泉鼎仿春秋龙凤青铜鼎铸造,最大直径6米,高4米,重7吨,其支撑大鼎的四根水泥柱子有9米高。水从鼎自溢而出,再顺着诗歌大道蔓延,象征着中国诗歌鼎盛,源远流长,中国诗人“文思泉涌”。

         诗歌大道镌刻的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们,用他们的热血和心声,通过卓越的艺术手法,多彩的风格熔铸成名篇佳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奋斗精神,智慧结晶,人生理念。诗歌大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巨大活化石。

         诗歌大道左右两边的松柏树丛里,由雕塑家叶毓山“操刀”的25位历代著名诗人雕塑栩栩如生(屈原,李白,杜甫,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林则徐,龚自珍,文天祥,杨慎,李清照,韩愈,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鲍照,庾信,陈子昂,苏轼、苏辙、苏洵,曹操、曹丕、曹植),“三苏”、“三曹”、“圣仙魂”、“初唐四杰”,这些雕塑,选取重要诗歌故事或诗人代表性诗句中富于情节性的经典瞬间加以刻画。诗人们或悠然、或悲怆、或温婉、或激昂、或宁静、或刚烈、或超然,或坐或站,“述说”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再现出他们卓尔不群,仪态轩昂,个性昭然的风采,形象鲜明生动。诗人或手持书卷,坐而论道,或仰望上苍,若有所思……。游人跨越时空阅诵着镌刻的诗句,崇拜之情会油然而生。驻足于此,时空流转,仿佛聆听到诗人或慷慨激越、仰天长啸、悲壮苍凉的高歌;或绮丽典雅、悠扬婉转、清新飘逸的吟诵。千古流传的名句,在脚下镌刻着。屈原、李白、杜甫三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更像一块丰碑,远远地矗立在大道的尽头。

        诗歌大道是浣花溪公园最吸引人景观之一。无疑也是成都独具特色的一道名片。外地人初次到成都,都会到此一看。本地人在节假日公休日,也会络绎不绝的带着孩子到此熏染一番。

        2006年1月28日,中国诗歌中心在成都落成。

        诗歌中心的作用是充分发掘、利用诗圣杜甫与诗歌圣地杜甫草堂的独特地位、知名度与感召力,将草堂文化内涵润发开来,以浣花溪公园为载体,注入中国诗歌文化的大主题,构建起一个开放、互动的格局,最终成为一个散发着诗歌文化魅力、具有浓厚人情味和感召力的诗意的文化场所,继而濡染熏陶出一座诗意的城市。所以,浣花溪公园最深厚的蕴韵应该就是诗意。通过诗歌可以美教化,讽时政,既可以发思古之幽情,也可以寄兴亡之感慨,或咏天伦之乐,或题生离死别,或悲山河之碎,或赠红叶之情,以“温柔敦厚”之旨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温柔敦厚”是净化平衡人们心灵最好的精神手段。现在应该是恢复诗教传统最佳时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充分发挥出诗歌在文化中的表率作用,创造出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

        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并不相同,这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构成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就人的心理状态来说又可称之为“胸襟”,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就称之为“气象”。人生境界有高有低,一个拥有较高的人生境界的人,他的关怀层面比较大,视野和心胸都比较开阔,会呈现出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

        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自进不能已。 ”

         “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一个人倘若从小读诗,就会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懂得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一种健康的审美活动,不能停留在单纯娱乐或装饰的功能上,还要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引导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同时也引导整个社会,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更有意义。

         浣花溪的诗歌大道,就是一条这样的有“道”的路。引领每个人从自然出发,从自己出发,从现实出发,完成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描摹与思考,实现自己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臻美。“路在脚下诗在心头”——应是诗歌大道最初的设计理念。

         诗歌大道选载的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生命意识,承载中国文化“风骨”“气韵”的审美观照,昭示华夏的家国情怀。生命意识、风骨气韵、家国情怀,三者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们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们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诗歌大道按时间顺序列出中国自《诗经》、《楚辞》开始至今历代杰出诗人,引领着我们徜徉诗歌的长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杏花春雨,千里莺啼;大江东去,黄河奔流,金戈铁马,天涯比邻,润物无声,残阳如血,江山多娇,千里婵娟。祖国河山尽收眼底,历史节点纤毫毕现,诗人情怀呼之欲出。诗歌大道庄严肃穆,让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诗歌大道是展示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长廊,路面运用地景艺术,采用黑色和黄色的花岗石不规则的镶嵌而成,上面出现了从清朝上溯至先秦时期各朝代200多位诗人的名字和生卒年,同时也不规则的利用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展现其中100多位诗人的著名诗句,共118首,代表了诗人最高水平,是诗词之眼,流唱度最广,最脍炙人口的。而路面镶嵌的铜星,每一颗就代表一位值得纪念的“诗星”,从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 宋代到元代、明代、清代。游客步行其间, 将休闲散步与观景韵诗结合起来, 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 将中国三千年诗歌的悠久历史空间化、形象化,形成了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和游客休闲鉴赏的互动。游客漫步其中,就好像走进了中国诗歌久远的历史里。

         中国诗学的核心精神可用“风雅比兴”来概括。这种精神传统由《诗经》奠定,由杜甫、白居易夯实。

        叶嘉莹先生认为,古诗词能够让人的心灵更有力量,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中国诗歌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歌中所蕴含的充足的、真诚的生命,引发内心深深的感动,通过吟诵而“兴发感动”是中国诗歌的生命,且这个生命生生不已。这应该是成都诗歌大道的内涵及魅力所在。

         今人阅读诗歌,不只是欣赏,更多时候是一种找寻,找寻自己的根,找寻自己精神的源泉和归宿。每个人都是有根的,根便是故乡。诗歌,本是我们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诗歌大道载录的诗词,产生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来仍觉得那样亲切,那样直透心灵,启迪人们重新体验人生与人性的深度,引导人们把生命落到实处,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在你被物化为一个个体或者挣钱的一个工具时,诗歌能让你知道世间还有清风明月。

         古典诗歌不仅体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更承载了他们对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的情感表达。古代诗人通过咏史抒怀、歌颂自然、倡导伦理道德等方式,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社会荣辱的思考。可以体验到他们对于人类生活的关注,对于社会现象的痛惜与忧虑,以及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诗歌大道,对于每一个来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润生出发一种特殊的意义:也许我们会走遍世界,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保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憧憬,我们最终必将回到这片土地,在这里承担起屈原、杜甫、李白、陶渊明、李商隐等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与使命。

        体味古典诗歌之美,首要是吟诵。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吟诵是一种细致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字、音声和情意的综合表达,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心灵交流和感应。

        通过古代诗歌的吟诵和领悟,可以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感情丰富健康的人,有人性的人。诗歌熏陶尤其对于塑造青少年时期的人格感情非常重要。通过古典诗词,能濡润对人生的认识、对人生的热爱、对人生的执着,而热爱眷恋执着人生的过程中间应该有豁达胸怀;通过古代诗词,还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应该热爱故乡、热爱家园,还要有父母兄弟之情、友情、爱情等善良丰富高尚的感情,从而把少年一代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感情丰富健康的人,有人性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座城市,仅有一条诗歌大道远远不够。

       我国悠久的“诗教”传统,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力冲刷下已渐趋淡漠,诗教传统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始失去传延的固有土壤。这是我们文化的失落。对此,蔡元培曾呼唤“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诗教说到底是一种美育,是要培养诗性的人。诗教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急需抢救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其实它唤醒的是一个诗性民族的传统和基因。重新恢复传统“诗教”的功能,形成以诗来抒发、化导、提升心灵,增加生活之美,畅达美化人际以及了解社会人心、改善社会治理等种种目标的“诗教”,化民成俗,育才济世。

        对中国人来说,“诗”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营造诗意人生与趣味生活、培养高尚人格与高雅情致的资源和途径。今天我们应重拾经典,以“美善合一”的诗教观念为指导,培养雅正、崇高、庄严、神圣、美善的审美境界,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理性和人文素养。

        毗邻文化胜地的草堂小学,具备不可多得的诗歌文化的底蕴与诗意教育的优势,得天独厚的地利。草堂小学的“诗意教育”理念,“诗文化”品牌战略思路,诗意教育长效机制,乃至多项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颇具特色。同学们赏诗、吟诗、演诗、写诗、赛诗,徜徉在经典文化的怀抱,感受家乡历史的久远、文化的精神、气韵的博雅,植养着人文气韵,奠基着诗意人生。诗教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培养青少年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的教育,它所需要的是长期而系统的培养与熏陶。诗教作为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诗眼”让学生感悟诗歌的主旨意境,以“秀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隽秀瑰丽,以“范读”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绪情感,惟其如此,才能将诗词的审美意象、语言魅力和节奏韵律表现出来;才能使人们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才能以诗性方式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才能将诗意看作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人生主张;才能有诗意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生命的呈现方式。诗意既是一种教育哲学,也是一种校园的理想境界。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认为:“诗教对人的启蒙教育、文化底蕴熏陶、审美造诣形成等诸多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中小学校是诗教氛围最集中的地方,重视诗教文化的建设,陶冶性情,传承中华文化,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其“温柔敦厚”、“思无邪”、“兴观群怨”、“止乎礼义”、美刺讽谏等,是重要诗教原则。

        一座城市,不仅需要外在的诗歌大道,更需要一条通往人心灵的诗歌大道,重新濡润唤醒人灵魂深处的诗意本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浣花溪的诗歌大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kv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