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手写我心
黄河岸边的泥鳅

黄河岸边的泥鳅

作者: 泰王国的中国人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19:25 被阅读0次

            久在黄河岸边的城市呆久了,似乎遗忘了我生活的城市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兰州,历史上有不同的称呼,大约称为金城,陆都,黄河之都等。金城,取“金城汤池”之意;一说,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

           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兰州的建置和发展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最早的历史记载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仍置陇西郡,治所狄道。秦时陇西郡辖地较大,“陇西郡秦置北界金城南界阴平东界南安西接羌地”(《二十五史补编》)“陇西郡应为《汉志》陇西、天水两郡及金城郡东南四县(白石、枹罕、金城、榆中)之和,加上武都郡除故道、嘉陵、沮县以外诸县地”(见《西汉政区地理》)。又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解释:“陇西郡,秦置,今甘肃旧兰州、巩昌(会宁属巩昌所辖)、秦州诸府州之地,治狄道,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北。” 由此推断,兰州秦汉时必为陇西郡所辖。

          西汉昭帝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永初四年(110年),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陇西县),十二年后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前凉永安元年(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759年)改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848年)兰州又归唐属。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进入近代后,在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1927年改为兰山区),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及近郊划出设立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1949年8月26日解放。辖皋兰县。1950至1970年辖区范围多次调整。1985年又将白银区及皋兰县之3个乡划归白银市后成今市区辖境。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这样一个经过千百年建设发展并进行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城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大概除了我的出生地陇西之外,似乎真可以称为我的第二故乡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背着行囊来到了陌生之地兰州求学,影响比较深的是满街的三层四层不超过六七层的小楼,就连兰州火车站旁边最洋气的和平饭店、盘旋路边上的兰州饭店、具有纪念意义的双城门胜利宾馆,至今仍是西北土苍色的调子,看不出省会城市的五彩缤纷。偶尔会从去就读大学的路上,在1路公交车转乘3路公交车时,可以看见沿路冒出的几幢大厦,略显出了省会城市应有的气象和节奏来了。出现在马路和街道最多的当然还有黄色的7人座出租小汽车,兰州人将这类车叫“大发”“黄蛋蛋”或“黄的”。当然影响最深的就是从兰州西站发往安宁的310招手停(公交车),号称“公交车中的战斗机”,从西站到崔家庄用10多分钟就“飞”一趟。期间,土生土长的兰州尕小伙和尕姑娘操着满口的兰州话,嚷嚷着呐喊着叫骂着“西站西站,上车五毛!上车就走!”“呆咪,往里挤撒,里头空空的,眼睛长呢么大嘀,哈(瞎)着尼嘛?!”“前面的师傅,你坐哈(下)撒,不老(让)挡住(着)后面的师傅!”“你佛(说)了咯撒,夯客,你再逼叨叨,帮子(腮帮子)上斧(打)哩!你再佛(说)一遍,再佛(说)我把你俎(弄/打)死哩(了)”“佛(shuo)撒,闲挤,闲挤了打车气(qu)撒!”“师傅,快一些,走老(了)~~~~走老(了)~~~~”

           兰州的是西北的省会城市,落后的面貌挡不住好客好吃的兰州人。经典的早餐,当属牛肉面了。兰州牛肉面不仅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而且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一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等,还有“二细”、“三细”、“细”、“毛细”等等。一碗刚好盛一根面条,这面条不仅光滑爽口,味道鲜美,而且外观也很别致。兰州描述它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即:牛肉汤清、辣椒油红、白萝卜片白,香菜和蒜苗鲜绿。做兰州牛肉面最早起家的是在兰州隍庙挑担子拉面的马保子。听老兰州人说他拉抻起来风情万象,无论南方人、北方人还是外国朋友,均感到奇妙无比,不可思议。驻足观看者有之、排出几文钱饱腹者有之,他们把它视之为面食艺术的造型表演,吃过喝过拍着溜圆的肚子哼者秦腔回家去了,甚至高兴处忘了老婆交代要买的油盐酱醋茶。呵呵呵,兰州老爷们花光了钱而且忘了正事,当然免不了回家受到一顿奚落和责备。不过这些吃了牛肉面的老爷们得胜似的回家,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

           当然,我也不例外,初到兰州吃一碗滚烫的牛肉面,足足会让大冬天早上出门的我暖和一整天。90年代,时常在吃牛肉面的小馆子里外看见一帮人,手里攥着三毛五毛,大声喊着“师傅,下咯(个)二细,面多煮一个哈,辣子蒜苗子多些!”“佛(说)不要不要蒜苗子,你将(像)耳朵聋着哩!”嚷嚷着把面端出来,加上半壶醋,蹲在马路伢子上唏溜唏溜几口,汤面灌进肚子,牛大碗放在马路边,骑着自行车或钻进公交车四散为生活奔波去了!我偶尔也是这支晨起吃牛肉面大军中的一员,要上一碗“二细”,站在有人吃面的桌前囫囵着等吃面的人离开,赶紧占坐下来,旁边双手端面人的眼里充满了嫉妒羡慕恨。或许那一刻他/她也在心理诅咒着,说“没眼色,等老(了)半天,让这人抢老(了)位子”不管怎样,赶着上班的人们也就为着吃碗暖和的牛肉面,不在乎了。我经历了见多了,也就似乎忘记了我本该有的谦让和大度,也就真正为融入所谓的城市生活积淀了城市小市民的习气。

           除了牛肉面是兰州人几乎每日必不可少的餐食外,经典的吃文化充斥着兰州的大街小巷,精彩的吃喝就会弥漫整个兰州的早上、中午、下午甚至凌晨的三点或四点,饭饱酒足的吃货们满嘴喷着羊肉的骚膻味和大蒜的腥臭味以及黄河/五泉啤酒的尿臊味,间杂吼着秦腔或单卡双卡录音机播放着属于90年代的邓丽君、郑智化、刘德华、杰克逊等人歌声,喧嚣尘上。值得回味莫过于大众巷的兰州著名的马子禄牛肉面、马爷炒面、胡家包子、茹记烤肉、杜记甜食,此外还有幺妹川菜、香满楼等美食;正宁路的油炸洋芋、油炸绍兴豆腐、炸肉串、各式烧烤、烤羊肉、烤鱼、烤鸡翅、烤鱿鱼、烤红薯、烤蛋挞、山东煎饼、炒海鲜、炒面、凉面、菜拌面、鸡蛋醪糟、酸汤饺子、兰州酿皮、陕西擀面皮、腊肉夹馍等等;当然,还有兰州的农民巷、大众巷、木塔巷以及七里河西站夜市,西固古城市场,安宁桃海小吃街等等。但对吃面长大的我,也就在杂七杂八的吃食中最喜欢吃各种面食了,诸如拉面、抻面、浆水面、炒面、炒搓鱼、炒拉条、刀削面、炒面片、炒面条、转百刀、烩面片、臊子面、干拌面、牛肉面、卤面、鸡蛋面、炒酱面、莜麦面等等,好吃到经常馋虫闹胃了!

           兰州小吃街最吸引人且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是,不管白天黑夜,一个个小吃摊前锅碗瓢盆、各色炉子、各种炊具、长短板凳、大小桌子等等,一个紧挨着一个,本来就不宽的马路显得更狭窄了,馋嘴的五湖四海的食客们一个紧挨着一个往前走,而迎面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食客走过来,人挤人,人挨人,接踵摩肩,伴随着吆喝声、放屁声、光碟声、划拳猜酒声、小孩找不家父母的哭闹声以及操着不同方言的五湖四海食客的叫喊点餐声,一片繁荣景象。

            如此等等……

            兰州就像黄河岸边的泥鳅,看着有点蹩脚甚至不如国人的法眼,但历史悠久的金城兰州,受黄河的浸润和滋养,世代繁衍生息的兰州人以及五湖四海的过客,将兰州当作周转站或落脚地,为生活生计奔波。如真有时间深入其境便有吃喝拉撒的特有的不能忘却的回味。

           说兰州是黄河边的泥鳅,那我也许就是兰州某个小巷子里的小泥鳅,为了适应城市化的生活和城市中小市民的小资情调,从不敢将“泥鳅”身上的滑滑的黏液清洗掉。大约也就如鲁迅笔下的看客,融入了就不被发现,反正他*的,怎么过都是自己的生活,只要自己过的好就好!

            哈哈,泥鳅也就真的是泥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河岸边的泥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kz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