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肠主要负责营养吸收,大肠则吸收水分、电解质,形成粪便、排出粪便。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龄化的加剧,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持续上升,但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最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显着,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七位一跃成为第二位。
误诊、漏诊太多,早癌发现偏低
大肠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病因复杂,不易开展病因预防,但通过筛查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傅传刚教授每年做结肠镜检查4000多例,结直肠癌诊治1000多例,其中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癌早期病变200余例,发现结肠息肉患者则更多。
在他所诊治的大肠癌病人中,约8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被误诊为痔疮、结肠炎等良性疾病,有的甚至当作痔疮进行了手术,结果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许多患者因此不得不做永久性结肠造口。
早期结肠镜筛查对大肠癌治疗十分重要。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经过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很多痛苦,而且可以多活三十年。
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将其摘除,从而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肠癌的演变过程
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肠癌的高危险因素
1.得过癌前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
2.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癌前息肉(腺瘤);
3.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4.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5.长期饮酒、烧烤、腌渍、熏制食品,过多摄入红肉类、高脂肪类;
6.长期坐位工作而又缺乏运动者。
肠癌的高危险人群
1.50岁以上人群:
一般人50岁开始可考虑进行筛查,比如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10年后复查。有的专家更倾向于40岁开始筛查。
2.既往有息肉的人群:
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5-10年复查。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3.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4.直系亲属相关人群:
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肠癌的三大早期症状
一、排便习惯的改变
由于个体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也大相径庭。专家指出,在没有腹痛、腹胀等典型症状或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但如果向来是数天排便一次的人,在没有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 (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二、粪便突然变细
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渐渐向肠腔内凸起,肠管直径开始缩小,粪便经过时就会受到压缩,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的情况。专家建议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三、伴有少量出血
如果发现粪便中夹杂着少量血迹,则就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姑息养奸,更不能当成痔疮自行处理。肿瘤会逐渐形成向肠腔内凸起的肿块,在受到粪便摩擦时,难免会有小的溃破,发生少量流血,这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
肠癌的早期筛查
1.肠镜筛查
很多人都会问到,肠镜痛苦吗?
技术在进步,现在的肠镜和几十年前那可好的不是一点半点,现在还可以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选择磁控胶囊内镜。
2.Septin9 NDA甲基化血液检测
近年来已有公司研发出通过血液检测检测是否患癌的医疗手段,更在很多三甲医院通过临床验证得到一致好评;《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内镜诊治指南》明确指出:“目前Septin9 NDA甲基化监测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敏感度74.8%,特异度97.5%),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检测。
3.Fit便潜血检测试剂
可在家进行自检。在美国这种方式是很受普及的家庭检测方式。
不过,由于CT仿真肠镜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因此在筛查的周期和有效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果的证实。
对于便潜血试验和CT仿真肠镜发现的病灶,目前还是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来确诊。因此目前主流观点还是建议行结肠镜筛查。
肠癌的有效预防
通过减少、消除结直肠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
1、饮食调整
①减少能量摄入:能量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总的能量摄入与结直肠癌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②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高脂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是低脂者的3.26倍。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机会。
③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最高果蔬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仅为最低者的一半。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目前资料并不支持用抗氧化维生素来预防结直肠癌。叶酸能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另有研究发现,增加钙和镁的摄入可能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但目前研究还不甚详细。
⑤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葱、韭菜、葱中含有的硫醚;柑桔类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苹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萝卜、薯蓣类,西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都被认为是能够抑制突变,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强保护作用而使人们免患远端结肠癌的蔬菜。
2、改变生活习惯
①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体力活动过少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减肥和锻炼能起到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②戒酒和戒烟;
3、药物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如阿司匹林,结直肠癌发病率降低。但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用药时间、长期应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治疗癌前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通过遗传学检查,筛查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