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班的学生小艺已经两周没有正常地来上课了。
所谓“正常”,就是按照学习制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到校上课。小艺呢,也不是不来,是偶尔来一下。比如这个星期,只有周一来了一天,就再也没有露面。今天上午她爸妈来了学校,将她放在桌斗里的书本都拿回去了。看来暂时不准备到校了。
说起其中的原因,似乎是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就是不想来学校了,因为在学校没有朋友,觉得太孤单。
也许你会说,这是什么原因,没朋友就自己呆着呗,干啥就非要朋友呢?这话也有道理,成年人可能能做到。但是小艺是一个刚上初二的小女孩,才十三岁的年纪,如果没有超强的自信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孤独感”真的会成为压倒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
她妈妈告诉我,周日那天进行了心理辅导,说好了周一要到学校上学,结果周日晚上她就陷入了焦虑之中,3:30左右才勉强入睡。早上起了床,问她妈妈:“今天确实得去学校吗?”她妈妈说去,结果她很懊恼地用拳头砸着床说:“又要去学校了!”她对去学校上学是多么恐惧啊。
问问班里的孩子,可以肯定,她在学校没有遭受霸凌,在众多的人眼里,她就是一个小透明。原本,她也是有一个好朋友的,就是她曾经的同桌小颖,但是小颖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还爱给同学们传闲话,让大家很不满,于是她也受到了牵连。现在她和小颖也不是同桌了,自然也不是好朋友了。
我对她妈妈说:“她和现在的同桌看上去关系也挺好啊,那姑娘性格温和,我看她俩有说有笑的。”她妈妈说:“她俩关系不错,可是同桌在班里还有一个好朋友呢,她接受不了。”
那就赶紧进行心理疏导吧。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她批评得太多而鼓励太少了?小艺不勤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不在线,完成的作业质量也很差,基本都是胡写乱画地应付,其实她的能力并不差,因为她的字,因为她的错误,因为她的糊弄,我不止一次训斥过她,别的老师估计也差不多。也许,我们都太粗暴了。
她妈妈说,已经进行心理辅导了,但是还没有看到效果。她说:“心理老师批评我了,说我对孩子否定太多而鼓励太少,让孩子没有自信心了。我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得抓紧改。她从小受到的都是批评,我们看到的都是她的缺点,没想到孩子现在这么自卑……”
妈妈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看来心理辅导还是有效的。我对她说:“孩子出了问题,肯定和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就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希望小艺能尽快回到学校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