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从遇见你
推开门进入教室,学生都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有个胆大的女生,歪着头可怜兮兮地说:老师,快累死了!我也替他们累,平时两天一轮考试,四场,已经写得手腕手指头肚疼,现在冲刺阶段,更是变本加厉,四门考试九个小时,上午一场,下午两场,晚上再一场,一天就考完了。第二天接着上课,评讲。也幸亏学生年龄小,精力充沛,如果是我们老胳膊老腿的,早散架了。
我知道他们在等待什么,马上在屏幕上输入:字从,后面内容马上出来了,字从遇上你。这是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每集四五分钟,目前拍了二十多集,主要讲一些汉字的起源,字义的演变,对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阅读文言文做翻译等很有帮助。比如“教”繁体为敎”,拆解开来:左半边下方是一个小孩跪在地上,上面有两个叉,代表学习的内容;右半边是一个手持教鞭的大人。“教”这个字形充分体现了古代大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即手持教鞭,打得孩子满身是伤。所以教师也被称为手执教鞭的人。我们两个班快看完了,权当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中国的“中”,本来指军中的旗帜,后来引申指中央,中心,中国,中间等。其他如“卜”“行”“典”“册”“虎”等字也都讲得生动有趣。家有小学初中生的也推荐观看。
(二)王校回来了
办公室这两天悄悄传言:王校明天就回来了!由大校长和另一位副校长亲自驾车接回。虽然主管校长在家不在家,大伙该干的活照样干,但是他一回来,肯定更紧张,因为他一天到晚,教学楼上要转N多个来回。
五一刚过,我们的主管王校就去了县医院心脑血管专科,起因是大家看出来,他嘴巴有点歪,说话舌头硬。开始说是放假两天喝了四场酒的缘故。后来又说是工作压力大,学生联考成绩一出来,他急火攻心,脑血管受不了了。
他先在县医院住了三天,不停输液。家人不放心,第四天转到省医。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近日出院了。有人说领导病得不是时候,这么关键的节点;也有人说病得正是时候,今年的劳模花落有家了。
(三)家长的焦虑传导
我正在家里评阅昨天晚上的试卷,接到前同事打来的电话,说另一位前同事的孩子在我们学校读高三,被语文老师盯上了,心情很不好,能不能给语文老师交流一下,以后不要管他了,让他平稳度过最后这半个月时间?
我问明是哪个班级,哪个老师,问他学生这会儿在哪?他说就在身边,学生已经接过了电话,告诉我今天早读时,老师走到他身边,提醒他要加油,他当时趴在桌子上,然后周围的同学以为他在睡觉被老师叫醒了,都纷纷看向他。他受不了大家的目光,考试也没有心情,跟班主任请假出来了。
这种事情最不能听一面之情,到底怎么回事我要先询问一下班主任,再给任课老师说明家长的请求。
班主任接通电话说,这学生心理有问题了。早读时老师挨个给临界生谈话,本来没有他,可是也不好单单隔了他去找别人,就顺带鼓励他几句,哪知却出了岔子。
任课老师说班里有监控,周围有学生,老师没有多说什么,怎么就成针对他了?家长这会儿已经带学生去了教室,在班里介绍学生情况,申明他早晨没有睡觉,说着说着掉下眼泪。班主任赶紧把她请出教室。
下午又听说孩子爸爸也控制不了情绪,给班主任通话止不住泪水,一家人哭成一团。
明明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还这样当着孩子面表达焦虑。我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满心期待,也理解他们无法接受自小优秀的孩子的巨大变化。可是当前最需要理智的时候,家长这样情绪化,真的有害无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