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嫺学习笔记——第一个关键期:0~3岁,情感抚养;第二个关键期:

美嫺学习笔记——第一个关键期:0~3岁,情感抚养;第二个关键期:

作者: 美嫺 | 来源:发表于2023-02-17 18:07 被阅读0次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这个时代,优秀的人层出不穷。

    而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自律。

    每个人的人生高度,和自律密切相关。

    1、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心理学上有个经典的棉花糖实验。

    研究人员让一群4到6岁的孩子待在一个房间里,并给每个孩子一颗棉花糖。

    告诉孩子们,只要在15分钟内不吃掉这颗糖,就给TA们更多的糖。

    实验开始,孩子们表现不一。

    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孩子坚持了一会儿,最后没忍住;有的孩子耐心等待,坚持熬过了15分钟。

    坚持到最后的孩子,获得了更多的棉花糖。

    而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时间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能够坚持过15分钟的孩子,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大多数事业有成,更受人欢迎。

    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不善于应对压力,人际关系较差……

    也就是说,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要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参加棉花糖实验的孩子,TA们的家长大多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或研究生。

    这意味着,孩子们的智力遗传、成长环境等都很相似。

    所以,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深思。

    相比智力,自律能更好地预测一个人的未来。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十年后差了整个人生。

    2、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自律才优秀

    英国著名作家赫胥黎说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小时,但不同的人却会过出完全不一样的24小时。

    在相同的24小时里,唯有自律方能优秀。

    之前,央视曝光了一位清华学霸的每日计划表。

    在这张计划表里,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每日学习进程。

    凌晨1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6点40分开始学习。

    除了每天完成固定的课程,还有专门的锻炼时间,以及每周两次的讲座充电。

    这份计划表的主人在清华大学2011年特奖答辩会上说:

    “通过每学期16张计划表,我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三年学科成绩名列年级第一,曾获得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

    当时还未毕业就被某央企以特殊人才提前聘用,成为后备干部。

    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世界上大多数成功,都是长期的勤奋刻苦和难以想象的自律换来的。

    前半生自律,后半生才能自由。

    拥有惊人的自律,才会有开挂的人生。

    3、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

    现代教育,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

    『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听起来很高明,但事实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为什么?因为没有天生就自觉的孩子。

    作家苏心曾说过:“孩子就是孩子,自律性很差,没有几个孩子能管住自己。不要以为你去上班了,TA会在家里学习。你看TA老老实实坐在那里,说不定正在玩游戏呢!”

    人的本性就是贪图享乐,孩子也不例外。

    孩童时期,是最没有自控力的时候。

    TA们可以自觉地吃喝玩乐,但不可能自觉地学习。

    父母如果不管孩子,而是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任由孩子在学习上放任自我,想怎么学就怎么学。

    正是父母的不作为,才阻碍了孩子自觉性的形成。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放纵不管。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

    4、自律的孩子后面、站着最狠心的父母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二年级小女孩的作息时间表。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天固定六点半起床,开始晨读;

    放学回家第一时间把作业认认真真写完,不用爸妈催;

    不玩手机,不看电视;

    每天坚持阅读、练字、运动……

    据女孩妈妈说,这些习惯她已经坚持了快三年。

    坚持一天不难,但坚持几年雷打不动,可见这个女孩有多自律。

    但她的自律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狠心管教。

    女孩的父母从小就引导她制定学习计划,每天陪着孩子一起完成。

    还给她制定了一系列家规,要求孩子严格遵守。

    慢慢地,孩子就变得自律。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养成习惯。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TA,留意着TA;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要想孩子变得优秀,父母一定要“狠心”。

    5、孩子自律的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李玫瑾教授说,在12岁之前,孩子有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个关键期:0~3岁,情感抚养。

    第二个关键期:3~6岁,性格抚养。

    第三个关键期:6—12岁,习惯培养。

    6—12岁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孩子受益终身。

    好的习惯,从自律开始。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家长要做到: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是一种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要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对孩子的兴趣进行规划,让孩子愿意坚定执行。

    逐渐消除诱惑条件

    适当引导孩子远离那些容易诱惑人沉迷的游戏、玩具等。

    学习之余尽可能带孩子一起做手工、一起做家务,进行体育锻炼等,帮孩子建立自我约束。

    帮孩子制定时间表

    自律的孩子,都是好的时间管理者。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时间表,让孩子严格遵循时间计划表去做事,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父母要做孩子榜样

    哈佛大学有项研究表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自律的孩子。

    为人父母要不断修炼自己,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教会TA自律。

    以上是今天的学习笔记 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我是吴美嫺我在贵州贵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嫺学习笔记——第一个关键期:0~3岁,情感抚养;第二个关键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qv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