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衣谷
至今,印度一共有九名诺贝尔奖获得主,是发展中国家中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最初获得该奖的当属泰戈尔了,这也是国人最为熟悉的印度的作家。当然除了文学,印度的其他领域也是十分值得的世人关注和学习的,如经济学类,因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就是有很多值得世人去学习的地方,要知道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可见他印象深远。关于他的传记,这里就说说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海为家:阿马蒂亚•森回忆录》,就是非常值得细读之书。
此书一共分为五编。其中第一编是反映了作者幼年经历和求学阶段的经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一家,与泰戈尔是有联系的。如作者母亲的家人全都与泰戈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作者母亲阿米塔式个技艺精湛的舞台舞蹈演员,她新颖的舞蹈风格就是泰戈尔帮忙设计的。而作者阿马蒂亚这个名字也是泰戈尔为他取的,意为“永生”。这里幼年的经历,作者都是蹭泰戈尔的光的成分是有的,但这种光不是肤浅表面的流量,更有力量的是,作者从小就受到了泰戈尔的耳染目濡的教诲,不管是在没有围墙的,追求学生要自由的泰戈尔的学校,还是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让作者从小就树立了正确三观,那真是一种帮助穷人的伟大普世观,以及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理念。
在这第一编第二章的《孟加拉的河流》中,我们读到了作者小时痴迷的博多河、托莱索里河、梅克纳河等,这些河流让作者从未见过如此奇异的景象。作者的文字也是躁动不安的情感,“在风大的日子,波浪总是喧闹地拍打着船的四周”。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沿着河流看到了不仅使沿途风光的美好,更是看到了印度、孟加拉一带的儿童是没有书读的,生活存在极度贫困当中,也让作者看到了和深深感悟到了河流对其周边的经济与社会繁荣的重要意义。而那些孩子们也是如那些波浪一样,是有着躁动不安的心,也是作者的心,都是一向像改变自己的命运,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于作者而言,多得父亲的导游,让他从小就体验到了人间的疾哭,让作者从小就树立了要帮助穷人的大任观。
第二编第七章写到了《最后的饥荒》。作者对于饥荒问题的兴趣源于他的个人经验。如这书中就是讲述到了他在9岁时亲身经历了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这次饥荒造成了三百万人死亡。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作者亲眼看到了1943年春季一节课结束后目睹并合力制止了校园霸凌事件。而受害者是因为长期挨饿才导致了精神失常而被欺负,也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直接接触一次饥荒受害者。在那次饥荒,很有爱心的作者一家也是为饥荒者提供过帮助的,如作者听了外祖母的吩咐,给任何上门乞食的人满一香烟罐的大米,但不能多,因为她们需要尽可能帮助到更多的有需要的人。窃以为,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受到外祖母的启发,无疑是为他在对于饥荒问题所做研究的成果的《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写作过程中,提供了绵绵不断的灵感。
而在《孟加拉与孟加拉国理念》《抵抗与分裂》,作者就带我们深入了解孟加拉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其中还涉及到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不幸暴力事件,以及说明了印度在独立的同时为何走向分治的历史进程。其中,关于新穆斯林的活力,作者也就引用印度教诗人穆昆达罗姆的诗歌《琼迪颂》,如写到“成百上千的异邦人,进入并靠森林吃饭,听到斧斤伐木的丁丁响声,老虎惊恐,于是咆哮着逃离家园。”这就是充满了政治、宗教的隐喻诗歌,这诗歌表现得是非常贴切和有张力的。
而在《英国与印度》,作者的观点是,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期,饥荒在印度频繁发生,始终不曾断绝,而印度独立后,印度从来没有过发生过饥荒。这就说明了英国统治时期的印度是经停滞,一个国家还是要独立才有希望。
来到第三编,就是讲到了作者自己在加尔各答管区学院的大学生活。在《加尔各答的风雅》中,我们读到了为何加尔各答是宫殿城市,因为这里村庄几乎没有从印度的过去传承下来的建筑,所有现在这些宫殿大多是英国人自己建造的新宫殿。作者继续引用文学作品,如诗人阿特金森的诗歌《宫殿城市》、吉卜林的《双城记》去描绘这个城市的多元而又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另外在《学院街》,我们也读到了作者钟情于咖啡馆的原因是可以认真学习,也可以闲谈。另外也提到了作者最喜欢的吉普塔书店,因为那里的经理对他宽容,可以借书他一夜,这简直干儿子的待遇喔。也许经理独具慧眼,毕竟将来成为名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何理解马克思?》作者也高度认可了马克思的理论,如云:“充分关注马克思 关于人类行为的气度恢弘的学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说明了马克思对作者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来到第四编,则是讲述了作者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这里是作者对经济领域深研和学会自省的经历,但除了这些,窃以为,在他的在这条学术上的道路了,也少不了他的朋友圈,他的那些与其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马赫布卜,很可惜她在1998年去世了,但她为《人类发展报告》的开拓性工作体现了她的热情,是对作者影响深远的。还有拉尔,他们都是力图开拓经济学思想的范围。还有恪守和平和包容的迈克尔,还有哲人哈金,反纳粹的西尔维亚,等等,这些益友都是对作者的成长是颇为有促进作用的。
接着,这第四编中,作者也阐明了自己见解的经济学。这里就谈到了作者的导师琼罗宾逊教授,虽然教授有自己的经济见解和理论,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作为一名学生,他仍然保持了独立的学术立场和理论追求,那就是对福利经济和社会选择的兴趣研究,以此奠定了作者往后学术研究领域的方向。
在《欧洲知何处?》一文中,我们读到了作者游历欧洲之旅,其中尤为印象深刻的记录,就是作者在德国参加吕德斯海姆葡萄节的经历,因为在该酒节上,一个德国姑娘就榜葛与刚果的分离地理情况如何做到合二为一的问题,她兴奋说:“我们必须让整个世界团结起来!”这就是作者十分感触的地方,因为这也是作者的理想。“我虽筋疲力尽,却满怀意兴,也感到莫名的快乐” 这就是作者当时的真实感受。而接下来的几个文章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作者对恩师斯拉法的怀缅。也谈到了作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指教的经历。也谈到了自己再回剑桥不断进取的事迹,使得最终获准讲授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的往事。
最后一编,就有两篇文章《劝说与合作》《近与远》。第一篇是说到了就欧洲一体化进程,作者做了深刻的观察和研究。从而结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社会选择理论,就是强调:公开议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需要什么。最后一篇文章就是表达了对剑桥的感激,以及首尾呼应地提到了泰戈尔的思想名言,那就是对人的基本尊重和理解——“人类最美好也最高贵的天赋之物”,不可能成为一个特定种族或国家的专利;它的范围不可能被限定,而它也不可能被当成守财奴埋在地下的密藏。这体现了作者在传承这泰戈尔那种普世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情怀。
学术界都认为阿马蒂亚•森是泰戈尔之后印度向世界奉献的又一位思想巨子,是后尼赫鲁时代印度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也真是因为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也就不无道理了。
阿马蒂亚•森博士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最突出的领域就是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四海为家》揭示了作者的个人阅历是如何影响他对经济学、哲学、身份、社群、饥荒、性别不平等、社会选择及公众生活中的议事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理念的形成的。他非常独立鲜明地表达了学习给人的愉悦和友谊的重要性。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强调了尽可能扩大我们的视野、心怀跨越时空界限的人类同情与人类理解,以及在世界各地都能有归家之感的重要性。让后人可以不再贫苦,不再颠沛流离,不再四海为家,而是做到安稳度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