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院读书
余秋雨|日本人的墓地

余秋雨|日本人的墓地

作者: 96a6ebfa4e9d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1:16 被阅读46次

正义的文字充满着力量,余秋雨先生的笔,就是正义之笔。

看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  〈这里真安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写下今天这篇。

〈这里真安静〉,写的是作者在新加坡一处非常隐蔽的地方,发现神秘墓地。阴森可怕,深不可测。

这座墓地,不是新加坡人的墓地,而是日本人的墓地!两万余人的墓地!

说这座墓地阴森可怕,文中有这样的几句:

军曹、兵长、伍长,乃至准尉级的仕官,皆立个人木牌。一根根细长的木桩紧紧地排着,其中稍稍高出周围的是准尉。
少尉以上均立石碑,到了高级军衔大佐,则立大理石碑。
让开这所有的群体,独个儿远远地坐东面西的,则是赫赫有名的日本陆军元帅、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的大墓。这座墓,傲气十足,俯瞰着自己的数万属下。

这可是在新加坡的地盘上,不是日本!日本战俘在惨败后修了这样一个墓地。墓碑排列拥挤但是等级森严。

寺内寿一,曾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平型关战役中损失惨重。后又参加了太平洋战争,死在了新加坡。异国他乡,败者为寇,居然墓地还如此有尊严!俨然一副不认输不服罪的模样!如此可见日本军队里有着人类精神中非常恐怖的一面,为了霸占地盘,可以丧尽天良,可以泯灭人性。侵略还有理了,失败了还有尊严,简直就是阴魂不散呐!连墓地也是等级森严,能不可怕吗。

说这个墓地深不可测,是因为在这个墓地里除了日本军队,还有日本妓女。妓女的墓碑群里有的有名字,有的没名字,有名字的也是假名字。这些妓女当中有多少与政治风波有关,谁也不清楚,哪个是间谍更无从猜测。

日本人一度想改写历史课本,但是历史不只是写在课本上的,这个墓地就是见证。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很佩服余秋雨先生,他是个有民族大义的文人。笔下有正义:

你躲藏的好偏僻,而我的目光背后,则是华北平原的万里云天。

当年被日军扫荡的华北平原,犹如人间地狱。

看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鼻子酸了好几次。我们的国家曾遭受日本人的疯狂践踏……国破家亡……血流成河…… 怎能让人不痛恨!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这屈辱!我们只有强大,只有发达!

日本作家写的书,我没看过,我也不想看。有好几次在图书馆书架前,看到日本人写的书,我站在那里,呆呆的立好几秒,考虑该不该看,结果我都没选择去看。还有一次,是一本村上春树的书,我拿在手里,掂了掂,心里有沉重感,就又放下了。日本侵华那段历史在我心底太沉重。日本人写的书,我不想看。

他们日本的作家,有向中国道歉的,道歉就能挽回我们死难同胞的生命吗?道歉时间可以倒流吗?别想通过道歉搏取我们的信任,卖给我们书,赚我们的钱是目的。书中的思想更别想感染我们。我们中华民族是有骨气的!

历史是过去了,可是我们不会忘记那耻辱,是日本人给的。

记得有段时间,网上到处都是抵制日货,这代表的就是爱国,虽然看上去这样的行为有些表面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那也是一片爱国热情。

日本的经济发达不假,但是日本的文化,跟我们中国的文化不能相提并论,他们的文化中有一种精神太阴森恐怖!还是远离他们好。

相关文章

  • 余秋雨|日本人的墓地

    正义的文字充满着力量,余秋雨先生的笔,就是正义之笔。 看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 〈这里真安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日本人墓地公园

    去年大年三十的时候,因为突然对于新加坡的日占历史比较感兴趣,就专门查了一些资料,准备去实地看一下。花了点时间,找到...

  • 余氏墓地由来

    余氏墓地今位于朱仙庄境内,北靠汴河堤石子东西路,西靠南北村路,东临绿化树林,南望麦田庄部落,在往南两里是宿州大道八...

  • 余秋雨

    我是喜欢做一些突发奇想的事情的人,那一天也一样,突然想起来家里以前那杂乱的书堆里面,有一本散文,我就在想,父亲当时...

  • 余秋雨

    人如果不能保持青春之美,也应该坚持自己的纯净。 我喜欢向如花的姑娘买花。向有书卷气的老板买书,向梳理整洁,笑起来温...

  • 余秋雨

    看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很想去开封登登塔,一层又一层的上去,而不是像其他地方,只能在外边看一眼,望一望。

  • 余秋雨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何谓文化》、《摩挲大地》、《...

  • 余秋雨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

  • 余秋雨

    余秋雨大师在《阅读建议》里讲到: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

  • 余秋雨

    很多人问余秋雨为啥不出来说话呢,余秋雨回答,自己崇尚一句话: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余秋雨的处事原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秋雨|日本人的墓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vo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