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炭”菌色变——如何预防炭疽

“炭”菌色变——如何预防炭疽

作者: 爱宝科普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7:11 被阅读0次

最近,黑龙江省桦南县发生疑似羊炭疽疫情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8月10日上午,黑龙江省新闻办在黑龙江省卫计委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了黑龙江省关于人感染炭疽疫情防控工作,连夜派出专家组火速赶赴桦南、依兰、七台河三地指导防控救治工作,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大家可能对炭疽比较陌生,现在爱宝就来普及下炭疽知识。

炭疽是一种什么病?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乙类传染病,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目前,黑龙江省发生的为皮肤炭疽,属于乙类传染病。黑龙江省是自然疫源地,炭疽病例时有发生,且多为散发病例。当前黑龙江省气候潮湿、高温、多雨,适宜炭疽芽孢生长,部分地区出现炭疽疫情。

炭疽的传染源有哪些?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和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

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人是怎么感染上炭疽的?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而也可致病。

哪些人群易感染炭疽?

青壮年因职业(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的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孢的尘埃等接触的机会较多,所以发病率也比较高。

炭疽的潜伏期1~5日,最短仅12小时,最长60日。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表现:

皮肤炭疽: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水肿、斑疹或丘疹、水疱、溃疡和焦痂;疼痛不明显,稍有痒感,无脓肿形成。及时治疗病死率小于1%。

肺炭疽:初起为“流感样”症状,表现为低烧,疲乏,全身不适,肌痛,咳嗽,通常持续48小时左右。然后突然发展成一种急性病症,出现呼吸窘迫、气急喘鸣、咳嗽、紫绀、咯血等。可迅速出现昏迷和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肠炭疽:可表现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急性肠炎型发病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腹症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持续性呕吐及腹泻,排血水样便,腹胀、腹痛,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死亡。

怎样预防炭疽?

1. 发现病死动物要做到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贩卖。

2. 不吃未煮熟的肉,生熟案板要分开,做好个人卫生。

3. 对于高危职业的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每年也可进行疫苗接种。

更多有趣的科普文章尽在爱宝科普,欢迎大家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炭”菌色变——如何预防炭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vu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