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内花园。
一位身怀六甲的清丽女子与中年嬷嬷正缓步而行,再无旁人,不远处宫门紧闭,偶尔外面有脚步声传来,想必是把守东宫的侍卫在换班。踩过铺满路的落叶,嘎吱作响,残花已败,秋色萧索。
“嬷嬷,本宫也没有几天要生了,可你看这情境,只怕这偌大的东宫也是凶多吉少了。”原来女子正是当朝太子妃,先前牵扯进一场重案,东宫被当今天子给围了起来,以待后续。她此时轻抚隆起的腹部忧心忡忡。
“娘娘,事情还没有到无法转圜的地步,您吉人自有天相,上苍会保佑,殿下和您的,还有小殿下也会平安无事的,陛下定会查明事实真相,不会冤枉您们的。”旁边的嬷嬷正是太子妃贴身奶嬷嬷,安慰着思虑过重的太子妃。
“嬷嬷,有时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太子他......也不知身在何处,自古天家无父子,陛下年事已高,从出事到如今,这东宫竟是这般冷清寂寥,外面又不知添了多少侍卫把守。可怜奕儿被人妒,落得个体弱多病,现下肚里的这个也不知将面临什么。”太子妃凝视前方,心里更是伤感难耐,挺直的脊背都有些颓然。
“娘娘,慎言,你还有太孙殿下......”谢嬷嬷小心地环顾四周。
“本宫可怜的锦儿,”太子妃一听嬷嬷提起体弱多病的儿子,便暗自垂泪。
“娘娘,放宽心,陛下素来很是疼爱年幼的太孙殿下,想必不会为难他的。”谢嬷嬷想到天姿聪颖的太孙,也暗自神伤,企盼太子能够摆脱困境,扭转乾坤。
“本宫已是自顾不暇了,且先不说这些了,如今本宫临盆在即,唯有担心这未出世的孩子。”太子妃心中愈发浓重的不安促使她暗自下定决心,在宫里浸淫多年,再多悲伤也是无济于事的,是以纤手拂去泪滴,目光决绝地对身侧的嬷嬷贴耳,低语交待一番。
“娘娘,这能行吗?太危险了,莫大人那......”谢嬷嬷有些不知所措。
“放心,本宫心里有数,你只需要想法子尽快把消息递出去,本宫相信莫大人他会把孩子送出去的,至于将来如何,且看他(她)的造化吧。”太子妃咬咬牙,眼神有些复杂,她要让这个未出世的孩子远离事非之地。
如是这般,过了两日,太子妃得到嬷嬷带回来的消息,如释重负,她知道他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办到的。太子妃一行人虽则被关在巍峨的宫墙内,依然能够有手段知晓零星动向,眼见气氛越来越凝重。
当太子自裁的消息传来,似晴天霹雳般,给了太子妃重重一击。
夜色如墨,似是要吞噬一切。
太子妃此时额头上大汗淋漓,脸色惨白,眉头紧锁,手牢牢抓住一旁的贴身嬷嬷,青筋毕露,紧咬着的牙关似是在忍耐撕心裂肺的痛楚,进而费力吐出一口气:“嬷嬷,都准备好了吗?”
“娘娘,真的要这样做吗?您再使使劲。”谢嬷嬷泪眼婆娑。
“嬷...嬷,本宫没力气了,太子不在了,本宫....也活不成了,至于这孩子就听天由命吧。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动手,用本宫的命换他活下去的可能。”太子妃看了看高高隆起的腹部,之前的生产已经耗尽她的力气了,她也感觉到生命的流逝,时间不待人。
“好,好!嬷嬷答应娘娘,会把小殿下送出去的,太孙殿下那......”谢嬷嬷抹去了眼泪,心疼地看了看太子妃,咬牙点点头。
谢嬷嬷没等到太子妃的回应,转身去取了一段锦帕折叠好放在她的嘴里,以防她咬伤自己。而后又拿过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把短刃,在火上炙烤后,作了几个深呼吸,掀开锦被,咬了咬牙对着露出白皙光洁高耸的腹部划过,待得谢嬷嬷额头上也布满汗珠,太子妃是进气少时,双手颤抖地捧出 了一个脸色因憋气已久而显得乌青气的孩子。
谢嬷嬷缓了一下神,随即动作利索地包裹好孩子递给太子妃,而太子妃还来不及看一眼,便咽下气了,那漂亮的眸子似是凝望着门外,久久未合上。
谢嬷嬷不再敢耽搁,把孩子悄悄送进后面密室交给前来接应之人后,再折返回来,含泪整理太子妃的仪容,而后她遵照太子妃的嘱托,决然地把事先准备好的清油倒满整个殿内,然后点燃火折子,火苗一下子窜了起来,火光映红了她布满沧桑的脸:“我可怜的娘娘,嬷嬷这就来陪您了。”
待人发现时,熊熊大火包围了整个宫殿,使人无法靠近,外面乱作一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