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忏悔的种类与行持

忏悔的种类与行持

作者: 落星野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07:07 被阅读0次
忏悔的种类与行持

什么是事忏?

就是用事相来达成悔罪的目的,所以称为事忏。分作法忏、取相忏。日常与佛前至心所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是从事相上至心发露罪愆,决心痛改后不再造。

什么是取相忏?

取相忏,就是在佛菩萨形像前,虔诚忏悔,得见好相。什么是好相?就是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等种种异相。罪即忏除,使心地清净。取相忏能灭烦恼性罪,但是却不能灭障碍中道观的无明。

取相忏应如何做?

三种忏悔法中作法忏需要三宝现前,佛宝、法宝、僧宝现前。取相忏只要有佛宝和经书前就可以。每次在拜佛前都要发誓:对过去的错误发誓永远不再犯;没有犯的发誓永不犯。也就是四正勤:“已生善,令增长;未升善,令升起。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拜的过程当中,要“随文起观“,一边念一边随着文字思维,在拜之前或者之后,都要有发誓和发愿。

什么是作法忏?

所谓作法忏,就是戒律上所规定修行人的悔罪法,是依照规定的作法而说罪悔罪。如在半月诵戒时,求忏悔者在僧众前自陈所犯之罪,由众僧按教内仪轨视犯戒者所犯罪之轻重。作出处罚决定令求忏悔人遵行此决定以求罪业消除。作法忏能灭戒罪,但是却不能灭烦恼性罪。

什么是理忏?

理忏又叫无生忏,是从理性上观罪性本空,只是凡夫的虚妄执着而已,追求恶业、罪业的由来,求之了不可得,无有生处,恶业既然无生,也就没有恶业的存在,由此无生之理的体悟,从而达到忏悔之目的。

所谓无生忏,就是正心端坐,默观万法空如,然而又即真即俗,中观现前,开佛眼而破无明。无生忏能灭无始的无明。这个忏法,如果能修成,最少已经到初地以上境界了。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落,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此偈所表达的即是无生忏的道理。即以般若智慧观察能产生诸恶的根源,即是凡夫妄度之心。而此性如虚空,觅之了不可得,即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此即理忏。

相关文章

  • 忏悔的种类与行持

    什么是事忏? 就是用事相来达成悔罪的目的,所以称为事忏。分作法忏、取相忏。日常与佛前至心所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

  • 念念不舍称名即永在阿弥陀佛光明网络中

    心中对弥陀的信仰,不会随时节因缘改变! 口称阿弥陀的行持,不会随时节因缘改变! 只要你心中对弥陀的信仰与行持不改变...

  • 高七师|修准提法为什么要以持《普贤行愿品》为前行——选自高七

    居:在文章里您多次强调在持诵准提咒前或过程中,要先或同时持诵《普贤行愿品》一千遍。请问,持诵《普贤行愿品》与修准提...

  • 爱的行持

    ――夜里,我与寂静合一 清明、宁静普化十方空灵 ――行持,是太阳的升起 一个正念,一轮明咒 在悄无声息中荡开 迅即...

  • 无法自信的一生-《朗读者》

    米夏:忏悔 终其一生,米夏都是在忏悔与自责中度过。年少时,对汉娜的生气与失踪的自责与忏悔,对朋友有所隐瞒的自责与忏...

  • 陶行知谈行是知之始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陶行知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三句格言

    不要行不道德之事; 如果已经行了,不要忏悔; 又如果,你已经忏悔了,也绝不要承认。 ——《旋转木马》毛姆

  • 持行故事

    文/老谭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的苟且。 关于持行 持行,是一个以户外运动为核心、多业态...

  • 一个馒头的使命

    每天,日暮西山,我都在忏悔,深深地忏悔,为自己、为别人忏悔,为那些因为疏忽与无知而犯下的罪过忏悔。 午时,总是在午...

  • 生命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忏悔录》、卢梭《忏悔录》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今天所读的是列夫•托尔斯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忏悔的种类与行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yk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