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得心应手的时刻

得心应手的时刻

作者: 好好的__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22:57 被阅读0次
沉得住气,忍得住乱,稳得住心

对工作考核已经不再顾忌太多,自身的定位和成果并不是能只靠每个月多少篇文章来计算,大量采编后的深度稿件才是我专攻的方向,也是我如今晋级资深编辑的最佳途径。更何况通过采编后的文章质量更有看点,通过更多的聊天,自身的成长也更快,对行业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看着2019年年度文章的汇总,虽然半年来我被选入的文章不过双手之数,可几乎篇篇都是长文,都是经过长时间打磨才出来的文章。

或许,他们也是如此,在一次次修改后最终才定稿。可通过今年的统计字数和付出的时间成本来看,依旧是我的文章字数居多、质量也偏上。因此,出稿慢、文章少、周期长都是在预料之中。

今天,有人夸赞我的一篇文章内容好且出稿快,可这样的速度在领导看来仍旧是慢的且质量是一般的,我不知道领导是不是故意有如此的说辞,让我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还是按照他的节奏来计算,我这般的出稿速度确实不快。

可毕竟工作精力并不是全部放在采编和成稿上,领导还会不时的安插其他工作内容,以及对各种信息触角的延伸,都需要占有很多工作时间,很难也不可能一股脑扎进去一个选题中直到结束。次次都是进入状态后被拉出来再找机会进入状态,持续并反复着。很磨人,我也乐此不彼。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让我收获良多,快速变换的工作节奏也让我更好的适应了各种工作模式,也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更加的有自信。

如果不是算着时间,我真心以为自己已经是个资深老编了,只有算上时间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入行才一年不到。或许我真的适合吃这碗饭,可这碗饭能够让我吃多饱我并不清楚。

从我们现在的团队来看,人少事儿多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人人身上都揽着不止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创业工作的名头下都可以理解,只不过是否有长远的发展计划,这个是明显能够感觉得到的,而对我们现有的状态而言,并无此预兆。

每当再次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会面对着自己的持续进步感到进退两难。可以好好的进步,但是再如何的进步若是日后早晚有离开的那天,如此多人脉的累积和圈内资源的运用都将重新归零,很难再得以启用,自然十分可惜。即便是再换到同一个行业的同一岗位内,毕竟不如一门东家做到底来得更舒畅和自在。

可事实并不总如人意,双向的需求和感受是很直观的。

另外,当自己在工作中愈发得心应手,且信心满满,能够超出预期的完成很多事,对任何一项安排来的任务都毫无压力时,我难免会感觉到自己现有的薪资待遇和个人能力并不匹配,也因此偶尔会在心烦意燥时产生懈怠之感。那个时候就会用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完成工作,效率也就低了下来。

很奇怪的逻辑,可以一直努着劲儿向上,总会在一些时刻自己又把这股劲儿泄了出来,之后再鼓起、再泄,陷入一个尴尬的循环中。

对于这一点,我想过是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不能持续的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情绪的反复容易带进工作中;可转念一想,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我一直在努力的工作却得不到认可,反倒被抱怨如何如何,自然会打击积极性。

我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商业互捧,一些文章在外人看来,出稿的时间和质量都是值得肯定的,可在领导那里就会得到相反的答案,真真假假,也只有自己清楚到底谁说的是真心话。可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有自己的考虑后才会说出一些话,很难真正的区分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有时候,面对一些真假莫辨的话,自己不那么较真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只要明白对方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明白了自己应当如何看待。

虽然得心应手的感觉越来越多,但不可忽略的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访谈时的小细节。对于自己问题逻辑的不清晰,或许是因为对某一个新领域很多内容都不清晰,不知道如何发问。这个问题自入职以来一直存在,始终避免不了,想想也是自己每次接到的采访任务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有些甚至是整个行业中都不清晰,有些专家们都说不明白的东西,让我一个初学者短期内能够通过采访写出一篇好文章,着实不易。

可还好,在同一个选题下,通过和更多人的交谈,我便可依仗着较强的追问能力和总结,持续深挖。也因此,在后期的采访中会越来越顺利,主题围绕也越来越紧密。聊得越多,自己也就越知道自己想要了解什么,且慢慢的有了主动想要结束之感,而不是绞尽脑汁想要为继续聊下去寻找话题。若是一直聊,只要准备的问题够多,我相信几个小时的采访对我而言不在话下。总之,不管何种选题,最终我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或许这也是领导为何总把最难啃的骨头扔给我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采访时的注意力一定要专注,不能分心,手机信息等内容应当在采访期间果断的忽略,回复的念头不要有,连看一眼的打算也不要有,得时刻追随着对方的思路进行下去,不然追问的问题会很没有价值,也会影响整体的采访思路,甚至出现偏移。

再回到难啃的骨头上,今天的选题采访,对方很明确的表示商业模式的问题,可以说现在没有人能谈得明白,而我以这样知之甚少的状态来进行调研,很难写,很难啃。

包括日常很多工作中的细节,领导有意无意透露出的意思,还有像这样选题,如此很多的安排,可以说看重,可以说有意锻炼,也可以有很多解释。

总之,对我来说,一切还尚早,都未成定数,编辑这碗饭能吃到何种程度也看不清楚,在现在的团队中能否得到等价的认可度我无法决定,以后有什么转折和变动也不知道,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写作风格也不确定。

还是老样子,不想太多,做好自己事,满怀期待的等着命运的再次安排。

或许以后的我,也像那位做数据的某总一样,家乡、感触、心情等文学类的文章也可以四处投稿,点评、论述、分析解读等行业内的文章也可以四处投稿。很多文章都能写,只不过需要清楚投稿平台的定位,以此来选择投稿的方向。

加油,未来是美好的!趁年轻,继续拼。

北漂之后才真正有这种拼搏向上、努力争取的感觉,虽然都是很简单的一些描述,但是只有经历过后,才知道那些平凡词语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刻故事和强大能量。

文/好好的            2020/3/30

相关文章

  • 得心应手的时刻

    对工作考核已经不再顾忌太多,自身的定位和成果并不是能只靠每个月多少篇文章来计算,大量采编后的深度稿件才是我专攻的方...

  • 得心应手

    去同事家玩,看主人做这两道菜,虽然是家常菜,但鸡翅去骨,做藕夹其实都蛮烦的,不想学!厨艺说爱不容易。

  • 得心应手

    看见別人在我也喜欢的技能上的精彩表现,让人羡慕不已。很多事情是要一定天赋的,比如我正在做的事情,写作。我没下笔如有...

  •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有一次,齐桓公问管仲,你办事从容不迫,并且很有见地,是如何学到的。管仲回答说;“大王,其实我任何窍门...

  • 手帐有颜:手帐即生活,11月看我72变

    自从建立自己的手帐体系,确定手帐风格和内容之后,写手帐变成了每天最轻松的时刻。当然,写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前几个...

  • 如妳

    得心应手

  • 思平堂篆刻作品欣赏

    得心应手

  • 我想坚持练习写作的原因

    我小学时候给女生写情书好像还是一件得心应手的事儿,慢慢发现跟喜欢的异性表达爱意的过程真是我最文思如泉涌的时刻,所以...

  • 当我开始想多的时候,我的大脑更空了

    1.算命了,虽然不相信命运,可是说得太玄乎了,我心里面的唯物主义被打倒。 2.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走在学校,时刻有...

  • 弹琴至得心应手

    【弹琴至得心应手】 弹琴至得心应手,左右指下,望之不觉其用力,实则进退抹挑,声声具有击鼓撞钟之势,然弹者听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心应手的时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zb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