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先生24小时值班,晚上十点带着娃跟先生视频后,我们安心睡觉咯。
正月初六早上,先生回来了,看样子很疲惫,等他坐下才知道昨晚有家庭纠纷调解到凌晨三点。这就是他的工作的一部分。
当事人夫妻二人已经在两年前离婚,但男方一直有意复婚,而女方不同意。2019年春节期间,男方还带着两个小孩,分别19岁,14岁去珠海旅游。正月初五回到深圳,一家人一起吃饭时,男方喝酒后开始当着孩子们的面辱骂孩子们的母亲,孩子阻止,却被父亲殴打,同时父亲也有殴打母亲。于是报警。
经过了解,在过去婚姻续存期间,夫妻双方就一直是这样的相处和沟通模式,女方是湖南人,近二十年都是全职妈妈。
先生很明白如果只是现在法律的角度处理这件事情还是有些不妥当,最恰当的处理办法是什么呢?或许没有完全正确的唯一方法,那他的处理方式,是先跟妈妈交流,肯定妈妈为家庭的付出(20年全职妈妈)和智慧(提议不要拘留爸爸)。
对于爸爸,狠狠训斥和警告爸爸的违法行为,告诉他要承担的后果,但还是肯定他20年长期在外面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辛勤付出,肯定他对孩子的爱。让他为了孩子转变自己,并要求和鼓励他对一家人认错。最后他非常诚恳的向家人道歉了。
对两个孩子,先说明了爸爸的不对,同时肯定爸爸对他们的爱,邀请两个孩子原谅爸爸。两个孩子也都能够接受建议。
整个过程,能让爸爸改变的希望,可能来自于爸爸对孩子的爱。
至于后来,我想他们也会从这次事情中重新感受到彼此不一样的联结,有爱,有边界,有原则,也一定会有担忧。
听完这个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呢?夫妻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夫妻相处的模式究竟是怎样的模式才是最舒服的,最和谐的?最平衡的?夫妻之间有了矛盾,当着孩子的面应该如何沟通?没有孩子在场的时候又该如何沟通?这样的争吵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听完这个故事,蒙氏教育专家,萨提亚系统家庭指导师张鸿雁园长认为:夫妻的矛盾激化如果控制不了情绪,在孩子面前爆发,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第一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因为在家庭中,爸爸是孩子的天,妈妈是孩子的地,夫妻打架会让孩子感觉像发生了地震,很不安全。第二影响的是孩子的责任感,夫妻结婚是因为爱走在一起,正常的婚姻双方都有爱的承诺和责任感,父母在孩子面前相互伤害,会让孩子误认为可以用这样不负责任的方式对待亲人。第三会影响孩子的亲密感,致使孩子以后走进婚姻后害怕与爱人关系太密切,因为害怕过于亲密会受到伤害。如果说处理方式的话话,只有当事人自己想改变才有可能会改变现状,任何一段关系的形成都不是单方面的,双方都有责任。可能痛到一定程度,有一方会选择改变。比如选择一致性沟通解决矛盾、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改变自己从而影响对方,甚至选择分手不再互相伤害等等,可以改变的方法很多,但一定是当事人自己想改变,才是最有效的。所以学习很重要,良好的婚姻关系夫妻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用对的方式爱对方。
好的关系一定是有界限的,父母的关系好坏只有她们自己去处理,儿女只需要做好儿女需要做的就行,每个孩子都想拯救父母的婚姻,但事实上她们真的无能为力,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父母,改变不了父母,孩子24岁后可以通过学习自己做自己的好父母,给自己心理营养,同时也接纳现在的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可以让我们看到任何黑暗的一面都有一束光明可以引进,因为人类的天性是渴望爱与被爱。
听了这个故事,反家暴律师认为:家庭纠纷和家庭暴力不是一回事。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是要帮助妻子梳理她身边的可用资源、渠道、制度,看如何能够终止家庭暴力。
还有其他吃瓜群众的观点:
看过其他妈妈群遭遇家暴的人的聊天记录,他们往往其实是痛苦,并乐在痛苦中,因为这是他习惯的模式,他们非常习惯遭受暴力之后的道歉,认为这是爱的方式[捂脸][捂脸]
说到沟通,夫妻之间的什么非暴力沟通啊,爱的五种语言呀,我个人理解核心,是自己要识别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情绪,很多人这一点做不到,所以他不知道他要什么他以为他是别人引起他的情绪,其实核心一定是自己底层的一份需求,或者是恐惧。
我觉得如果家暴,首先,那个女方应该坚定的报警,并告诉对方,如果你下次再动手,我就要和你离婚。寻求自我保护。第二,最好双方能够做夫妻心理咨询寻求帮助。第三,自己学习成长,改变夫妻之间的沟通模式,打破旧有惯性。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他们的潜意识里认可这种模式,将来的婚姻会受影响
…………
当你听到这个故事,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