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一家公司做HR顾问的时候碰到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家制造公司的IDL:DL为5:5,行业对标数据是2:8,这是个难看的指标,可见公司的固定成本高,经营弹性小。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把IDL推向DL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后线人员到前线帮工,按常理,这是后线不乐意前线很欢迎,公司仍然要做的一件事。但有意思的是,现实中在这家企业,后线很积极,倒是前线在推脱。
深究下去,原来问题出在DL的部门经理的绩效考核上。因为,按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后线人员去前线帮工,其工资成本是由前线部门承担的,且普遍高过前线员工,而去帮工的后线员工的产出普遍低于前线员工,从这个角度来说,后线员工对前线经理来说是投入大,产出小的一个用工选择,且直接影响了他的个人绩效。
本来,后线员工帮工前线,是一个节省公司成本的措施,却倒在了绩效考核前面。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理大于经营的例子。
-以上-
网友评论